宜昌市急救中心发布上半年急救疾病谱:创伤类居首位

2023-07-11 11:34:59

路上飞驰的救护车,和无数人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7月7日,记者从宜昌市急救中心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120呼入量12.4万余次,比去年同期增加8634次;出车3.6万余次,比去年同期减少7954次;共救治急危重症病人3.4万余人,比去年同期增加593人。从上半年急救疾病谱来看,以车祸等为主的创伤类急救居首位,占27.16%,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排在第二,占17.52%,呼吸系统疾病排在第三,占15.46%,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系统疾病排第四,占14.76%,消化系统疾病排第五,占7.35%。

宜昌市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提醒市民,从创伤类占据急救首位来看,大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尤其是电瓶车的出行安全。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要遵医嘱坚持治疗基础疾病。过度疲劳者、长期熬夜者、“三高”患者等高危人群要注意防范心搏骤停,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应迅速拨打120求助。


【资料图】

创伤类急救:切忌随意搬动

创伤是最常见的急症,因交通事故、高空坠落、运动过度造成互相冲撞、遭遇暴力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不慎碰撞和跌倒等,都可以引起各类创伤。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张蓉介绍,市民在遇到车祸创伤等紧急情况,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切记不要盲目随意搬动伤者,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是骨折创伤急救很重要的四个方面。”张蓉介绍,止血有四种方式:一是“直接压迫止血法”,适用于出血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可以用干净的纱布直接压迫伤口进行临时止血;二是“指压止血法”,即用手指压迫出血处向心端的血管,临时快速止血;三是“止血带止血法”,主要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时来稳定止血;四是“加压包扎止血法”,用于轻微损伤出血的止血。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禁止使用铁丝、电线、鞋带等细硬材料用来止血。”张蓉提醒,使用止血带止血时,上肢要扎在上臂的上1/3处,下肢扎在大腿上段,止血带的松紧以能够伸进两只手指为宜。止血带每40—5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3分钟左右,以防止出现缺血的情况。

张蓉提醒,假如出现意外断肢的情况,要注意断肢不能直接放到水中、冰中,也不能用酒精浸泡,首先应将断离的肢体用干净的敷料进行包裹,然后放到塑料袋内密封,在塑料袋外用冰块进行冷藏,保持温度在2℃—3℃,并及时前往医院。

日常生活中,出现不严重的骨折应该怎么急救?张蓉说,树枝、硬纸板等都可以作为固定患肢的工具,放在受伤肢体下面或侧面,最好能用棉垫进行保护,然后用三角形绷带、皮带或领带缠住夹板和受伤的肢体。注意不要缠得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张蓉介绍,创伤急救的原则是先救命再治伤,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创伤,切忌随意搬动伤者,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如果伤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情况,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这段时间,可在120调度员的电话指导下进行心肺复苏。

及时发现脑卒中:认清“120”原则

在公布的急救疾病谱中,以脑卒中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占到第二位。脑卒中俗称为中风,是中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发病以老年人为主,且多数是在家中发病,因此,早期发现脑卒中并及时就医,是影响脑卒中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那么,市民如何迅速识别脑卒中?张蓉介绍,识别脑卒中要牢记“120”原则:“1”是看一张脸左右是否对称,有没有口眼歪斜、口齿不清、口角流涎、眼睛闭合不全等情况;“2”是双侧的胳膊能否顺利地抬起平举,拿东西是否平稳有力气;“0”是聆听,看患者能否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三项结合起来,正好与急救电话120相同,如果三项中的某一项发生异常,就要警惕脑卒中的发生。

张蓉介绍,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窗很短,一旦患者出现类似于中风的症状,第一时间拨打120,告知详细地址及患者大致情况。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把患者放平,尽量减少搬动,解开患者的袖子、领口、腰带,防止因衣服过紧引发呼吸困难;将患者的头侧向一边,清理口中异物如假牙、呕吐物等,以免患者窒息。不要随意用药,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听从120调度员的电话指导急救。

张蓉介绍,脑卒中大多属于危重急症,一旦判断患者中风,应立即开展急救,急救开展得越早,越能减少神经功能的丧失程度,发生生命危险的概率就越小,若发现患者出现心搏骤停,应立即采取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直至急救人员的到来。

心肌梗死:学会识别早期症状

从急救疾病谱中可以看到,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占第四位。据了解,我国45岁以下人群心肌梗死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中青年生命的重大疾病。张蓉提醒,过度疲劳、长期熬夜、超重和肥胖、“三高”、吸烟等都是突发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市民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虽然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进展快,但它往往有一些早期症状。张蓉介绍,出现这些早期症状时,如果及时前往具有胸痛救治条件的医院,可大大提高救治效果。那么,心肌梗死有哪些早期症状呢?张蓉介绍,心前区疼痛和胸闷是急性心肌梗死最早期的主要症状,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同时伴有大汗,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发病前几日会出现乏力、胸部不适、心悸、气促、烦躁等前驱期症状。张蓉提醒,如果发生持续性胸闷、胸痛等症状,应及早就医。

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家人该如何施救?张蓉介绍,当患者心前区出现压迫样疼痛,伴濒死感、窒息感、大汗淋漓等症状时,很有可能是心肌梗死发作。首先要让患者安静地平躺,尽量不要来回走动,保持情绪平稳,不要激动,因为这些都会加重心脏负担;迅速拨打120,向调度员介绍患者的情况,有条件的可以让患者吸氧;然后为患者测量血压及心率,冠心病患者在血压不低的情况下,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直至急救人员的到来。

(记者欧阳慧 通讯员郑洋)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