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丨人大一毕业生被刑拘,严查马某某更要保障信息安全

2023-07-04 14:30:41

7月1日,有网友称中国人民大学一毕业生,搭建了一个给学校学生颜值打分的网站,信息来源是非法入侵得到的学籍信息。网友此前截图显示,该网站公开的学生信息包括照片、姓名、学号、籍贯、生日等,足见泄露信息之多,真是离了个大谱。

倘若所有细节为真,其将作恶的目标指向同学,其灵魂之无趣、德性之无良、行事之无度,实在让人瞠目结舌。说实话,大批量非法获取同学信息并搭建网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既要耗费脑力体力,还要承担各类风险,普通人确实难以理解。

从心理学上来说,盗用同学信息,进行颜值打分,也可称得上是一种偷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让现实意义里的偷窥,变成和同类一起的隔屏共窥,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心理扭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或许偷偷摸摸对身边人、陌生人进行颜值评价,才让他有快感、存在感;搭建平台小圈子传播,才让他有认同感、成就感,所以如此沉迷,如此大胆。倘若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此,着实太可悲了。

即便如此,我们依旧要追问,在非法获取信息时,他可曾考虑过这是对同学隐私的侵犯?是否有过对同学隐私的一丝尊重?有没想过此行为可能造成的恶劣后果?事实上,一个人无论就读哪所学校,从事哪类事业,价值从来都不取决于“他者”对个人颜值的评价。这种毫无意义的事,只能恶心当事人、留下作恶证据,真是又蠢又坏又变态。

把技术玩成了作恶的匕首,害人又害己。今天,警方发布通报,经查,嫌疑人马某某(男,25岁,该校毕业生)涉嫌非法获取该校部分学生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目前,马某某已被海淀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这终于让人松了一口气。

个人信息,不仅关涉个人名誉,也影响个人的社会评价。个人信息的泄露,既可能给当事人带来物质上的损失,也可能造成精神上的伤害,这也是大众气愤的原因。此事也给各大高校提了一个醒,手握海量学生信息,应该进一步加强信息管理,切实保护每位学生的信息安全。

综合来看,该同学或已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刑法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据报道,2018年,有3人通过非法入侵贷款、购物、交易等网站,非法获取公民信息并整理出售,3个月时间内获取并出售20余万条公民个人信息,非法获取利益近百万元,最终被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依法提起公诉,被法院判处三年多有期徒刑。

等待马某某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来源:红星新闻)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