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3月31日,由国家发改委主办的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现场会在厦门市召开。作为全国范围内市场监管指标领域改革成效显著、进步最快的城市之一,哈尔滨市应邀作典型发言,就构建“五个一”工作机制、持续完善信用体系、坚持数字化赋能、推进智慧监管等系列举措向全国推介“哈尔滨经验”。
近年来,哈尔滨市围绕市场监管指标优化提升,在拉动内需上做到严格监管与包容创新并行、助企纾困与激发活力并重,涌现出应用“互联网+智慧监管”探索“企业自查+政府检查”新型监管路径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和成功案例。通过数字化赋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真正实现经营主体“放得开、管得住”,推动营商环境市场监管指标各项措施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构建“五个一”工作机制,提升市场监管效能。近年来,哈尔滨市在全市范围内着力打造集制订计划、发起任务、匹配人员、结果录入、审核公示于一体的“双随机、一公开”智慧监管平台,建立了市场监管局“一部门”统筹、33个市直单位联动的联席会议,按照行业分类“一战线”主导、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执法检查,“一清单”事项之外无检查,“一张表”列明检查程序、内容、标准,“一平台”归集整合信息的市场监管工作机制,为经营主体经营发展提供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全市各类经营主体年均抽查检查不超过1次,切实做到企业有事上门、无事不扰。
分级分类监管,持续完善信用体系。在信用管理方面,建立信用风险分类数据监管平台,根据行业特点科学研判企业违法失信的风险高低,确定信用风险等级,实行差异化监管。
通过归集整合市场监管、税务、住建、海关等16个部门、24类行业监管信息,建立信用评价标准,在食品领域率先推行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有效提升了监管靶向性、精准度。在信用应用方面,全市以信用报告代替企业“无违法违规证明”50余万次,各类经营主体应用“码上诚信”近61万户,占经营主体总数的56%,企业信用扫码即知,信用良好企业享受“信易贷”融资、政务服务“绿色通道”等优惠领域达21个。在信用修复方面,在全国率先开展“承诺即修复”试点,政府主动代办、“零周期”修复企业信用,全链条信用监管体系初步形成。
数字化赋能,推进智慧监管走深走实。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创建了“企业自查+政府检查”新型智慧监管模式。在政府监管层面,通过电子化检查留痕,将市场监管领域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执法文书录入系统,检查时自动关联,实现检查业务标准化。在企业自查层面,建立智能预警平台,在学校食堂、锅炉房、电梯间等高风险监管场景中试点运行人脸白名单和体温检测,对非专业操作人员非法操作及体温过高的情况进行智能识别,形成实时预警信息推送,避免安全事故。
监管服务并重,助力经营主体发展。通过柔性执法和服务包联,提升助企服务水平。近年来制定出台包容审慎监管实施意见和行政执法容错纠错规定,全市27个职能部门共计梳理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不予强制“四项清单”共1550项,切实帮助经营主体减轻压力、释放活力。建立各级领导包联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形成市、区县和街道(乡镇)“三级包联”工作机制,各级领导带头,助企纾难解困,通过服务促进企业诚信经营,从源头上降低监管成本、提升监管质效。同时,持续提升便利化服务水平,大力推广“网上办”、不断优化“掌上办”。通过“e冰城”政务APP,开通个体工商户开办“秒批”服务。创新推出“自己查自己”“一人一档”“一企一档”,百余项信息在掌上一览无余。
截至2022年末,哈尔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20.07万户,同比增长0.34%;实有经营主体108.51万户,增长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