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怎么读 百褶裙起源发展 百褶裙的历史是什么?

2023-03-01 11:10:44
苗圩读作miáo、wéi。苗读作miáo,释义:初生的植物或没有秀穗的庄稼,如禾苗、麦苗、树苗等;形状像苗的,如火苗儿;某些初生的饲养的动物,如鱼苗;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如疫苗;子孙后代,如苗裔;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如苗族、苗绣;姓。

圩为多音字,读作xū时,意为中国湘、赣、闽、粤等地区称集市;读作wéi时,意为中国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有圩围住的地区;围绕村落四周的障碍物。圩可组词为圩堤、瓦圩、圩垸、圩日、圩镇等。



百褶裙在中国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据《西京杂记》载:“西汉成帝时,赵飞燕被立为皇后。有一次,她穿了一条云英紫裙,与皇帝同游太液池,正当她在鼓乐声中翩翩起舞的时候,忽然大风骤起,她好像燕子一样被风吹了起来。成帝慌忙命侍从拉住她的裙子,飞燕得救了,但裙子却被拉成许多皱纹。汉成帝一看,有皱纹的裙子比原来没有皱纹时更美。于是,宫女们以后穿的裙子都喜欢折叠成许多皱纹折痕,并把这种裙子称为“留仙裙”。

中国中原地带最晚在明朝开始有了百褶裙之称。在咸丰、同治时天津一带流行裙褶处能伸缩,展开状如鱼鳞的鱼鳞百褶裙。清朝李静山《 增补都门杂咏》诗:凤尾如何久不闻?皮绵单袷费纷纭。而今无论何时节,都着鱼鳞百褶裙。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