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长恨歌的原文是什么?

2023-02-24 16:21:51

《长恨歌》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优秀长篇叙事诗。千百年来,它一直在我国文学史上放射着灿烂的光芒,为人民所传诵。但是,关于它的主题思想却一直被人们争论不休。《长恨歌》到底表现了什么?是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国?还是歌颂了玄宗和杨妃坚贞的爱情?还是二者兼有?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对这个问题试作一探讨。

一、 《长恨歌》的主题是双重的,而且是矛盾的双重主题

《长恨歌》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对“汉皇”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纸醉金迷,轻歌曼舞的宫廷生活作了形象描绘,又写了“渔阳鼙鼓”动地而起后,玄宗西逃,杨妃半路惨死马嵬坡的戏剧性转折,写出了一个乐到极处而瞬间破灭的爱情悲剧,写玄宗失去杨妃后的悲悲切切,写他派遣方士四处寻找杨妃的亡魂,终于找到已化作太真仙人的杨妃,然后全力渲染两人之间难以忘怀,无法排遣的深切思念,表现了他们之间坚贞的生死不渝的爱情。

通过以上的描写,一方面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奢逸纵色,荒淫误国进行了十分尖锐的讽喻揭露,另一方面对于既是这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这场悲剧牺牲者的玄宗和杨妃二人给予了深深的同情,以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和抒情的笔调,把这段宫闱艳史美化为真挚爱情的颂歌。

为什么说《长恨歌》是双重主题,而且是互相矛盾的双重主题呢?我们可以通过对这首诗内容的具体分析得到答案。

首先,在这首长诗中,确有明显的讽喻内容,主要表现在诗的前部。

全诗起首第一句就是:“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两句。“汉皇”是“重色”的,整天思念“倾国”之貌的美女,可是“求”了多年仍不可得。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年年满天下搜寻民女,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说“同时采择百余人”,这首诗后面也说了“后宫佳丽三千人”,每次选那么多,后宫美女数千,肯定都是花容月貌,可是却不能满足“汉皇”重色的欲望,仍然“思倾国”,无休止的“求”。这两句活画了一个好色的君王,也暗喻了这种搜求会给人民特别是妇女带来多少灾难。

第三句开始作者略去了玄宗看中了自己第十八个儿子寿王的妃子杨玉环,想方设法掠为己有的史实,只说是“杨家有女初长成”,“一朝选在君王侧”,这显然是“为尊者讳”。但史实毕竟是史实,当时的人,凡了解这段历史的谁看了这段诗不会哑然失笑呢?接下去,在描写杨妃种种“承欢”“承恩”的“侍宴”“侍夜”的娇艳媚态之时,将昏君沉于美色的形象不断地加以刻画。虽然笔墨淡淡,却入骨三分:“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仙乐风飘处处闻”,“尽日君王看不足”。春宵嫌短,便不早朝,而且是“从此”就不早朝了,杨妃需要承欢侍宴,“无闲暇”而且“夜专夜”,在俪宫之上听不尽的仙乐,这个皇帝早晨不上朝,整天是歌舞酒宴,夜夜专宠贵妃,还有什么时间理朝政?杨妃的姊妹兄弟都封了大官,连几千年的重男轻女之风都一时为改,象这样的描写不是讽喻是什么呢?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这就是一首讽喻诗呢?不能,因为虽然这首诗讽喻的味道很浓,份量很重,但毕竟只是在诗的前半部分,只占全诗的四分之一。

占全诗四分之三的篇幅,则是“爱情”主题的表现。从“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商羽衣曲”开始,作者笔锋一转,故事情节发生了急剧变化:安史之乱爆发,“汉皇”西逃,出都门后,六军不发,厄运来到杨妃头上。在这里作者描写了“宛转娥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和“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的惨状。“宛转”突出了杨妃死前挣扎的情景,“花钿委地”是个细节描写,“掩面”和“回看”这两个连续动作是突出描写“汉皇”当时复杂的心情。作者从这里开始把对产生这个悲剧的原因的批判转为了对这个悲剧结局的同情,而且不仅是同情,接下去是长篇大段的对汉皇思念杨妃,派方士寻觅杨妃魂魄和杨妃之魂对方士所谈到的对汉皇的思念,真是字字血,声声泪,感人肺腑,动人心弦。作者采用了环境渲染、借景抒情、对比、反衬等各种手法来全力写两人相思之切,之真,之苦,真有催人泪下的功力。在杨妃将钗、钿各分一半给方士带给汉皇时,借她之口重新说起当年两人的誓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将这一爱情主题升华到几乎不能再高的地步时,作者终于按捺不住,亲自登场,万分感叹地说:“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至此“爱情”主题得到了最充沛的表达。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诗中确有明显的讽喻之处,又更有大段的同情和歌颂爱情之处,尽管这两个主题表面似乎是不相容的,但单执讽喻或爱情一端都是不符合作品的实际内容的。

二、《长恨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双重矛盾主题?

这是由于作者世界观的矛盾性和作品所描写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矛盾性、复杂性所造成的。

《长恨歌》这首诗作者在主观上是借古事以抒发自己的感情,然而在客观上,它的内容本身又有讽喻、揭露统治者的作用。

所谓“主观上”就是指诗人的创作意图来说的。根据白居易自己进行的诗歌分类,《长恨歌》是列入“感伤诗”类,并未列入“讽喻诗”。他对感伤诗的标准是“又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根据白居易的好友陈鸿《长恨歌传》的记载,正是民间关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传说感染了诗人,引起诗人强烈的感慨,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而写出《长恨歌》的。

然而,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呢?仅仅是对李杨坚贞不渝爱情的歌颂吗?要搞清这个问题还需要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白居易当时的思想。

此诗作于806年12月,是白居易35岁任周至县令时,这是他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刚刚踏上政治道路后不久。白居易的前期思想是比较积极的,有“兼济天下”之志。但他所生活的中唐时期,表面上全国统一,社会暂时安定,实际上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赋税繁重,又有外强不断入侵,阶级和民族矛盾都日益尖锐。人民渴望改革现实,怀念盛唐帝国开元、天宝的繁荣盛世。白居易代表了人民的愿望和统治阶级中一部分进步、开明的人的愿望。在这期间,他写下了《观刈麦》这样的反映农民生活的诗,写了《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领导了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首先对唐玄宗、杨贵妃、杨国忠等统治者荒淫误国是非常痛心的。

唐玄宗晚年荒淫无度,贪恋酒色,不理朝政,导致“安史之乱”,使大唐帝国盛极而衰。白居易在内心里肯定是痛心和愤恨的,对于玄宗的这些误国之举,他在诗中给予了尖锐的讽喻和批判。

白居易对于杨妃不一定怎么痛恨,但不会有太多好感。因为杨妃不是个简单的人物。虽然作为一个早年并非出身显贵,境遇也不佳的年轻女子,她也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但是当她一跃而成为贵妃娘娘后,就已经完全变成为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统治者。杨妃的腐化生活是惊人的,“吃荔枝”就是典型的一例。白居易在诗作《上阳白发人》里就点到杨妃的名字,把上阳人的悲惨命运与杨妃的“遥侧目”直接联系在一起。“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虽然他知道上阳人的悲剧根源是宫女制度(他还不能认识到这是封建制度的罪恶),但这里肯定是有抨击杨妃的成分。

从史实来看,杨妃的罪过也不小,虽然封建帝王荒淫误国不能让她担当主要责任,但她也绝不仅仅是靠“美貌”来误国的。她和安禄山表面是“干娘”和“干儿子”的关系,实际有暧昧的纠葛。杨国忠也仅仅因为是她哥哥,就靠她的裙带关系爬上宰相的高位,

对于杨国忠白居易是痛恨的,在诗作《新丰折臂翁》中他就点了杨国忠的名。

难怪安禄山反叛,玄宗西逃时杨妃自己也说“妾有罪当诛”。而西出都门之后,六军不发,非要杀掉杨氏兄妹。说明人民对他们早已经恨之入骨了!

就白居易对人民的深切同情这种思想来看,对于这种鱼肉人民,荒淫误国,被人民痛恨的人,他决不会歌颂的。通过分析白居易写作这首诗的思想背景,我们不难看出这首诗讽喻部分的思想根源。

但是,《长恨歌》中为什么又有大段的对玄宗和杨妃之间爱情和生离死别后互相思念的描写,极力地渲染悲凉气氛,看上去寄予了无限深切的同情呢?

从作家的思想来看,他对玄宗和杨妃荒淫误国固然非常痛心,但对于他们悲剧的结局又是寄予了深深的同情的。

对于唐玄宗这个早年亲手创开元、天宝盛世,晚年又被儿子肃宗监禁,只落得名义“太上皇”的人,白居易肯定在心中是有评价的。人民固然痛恨这个误国之君,但对于开元盛世是怀念的,对于玄宗早年的功劳是清楚的,对他晚年的悲楚境遇是同情的,因此民间才能长久流传他的故事。而白居易的《长恨歌》,无论从选材还是成诗,都可表现出白居易对玄宗既批判又同情,既爱又恨的矛盾复杂的感情。

白居易对杨妃也是有同情的,但这是把她作为抽象的美貌女性遭惨死的同情,是对妇女命运的同情。

从根本上讲,白居易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员,对于统治者自己办出的'荒堂事情痛心疾首,对于这种行为进行讽喻是符合他当时思想的。然而,也正因他毕竟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替统治阶级说话,对于统治者所造成的悲剧不幸给予更多的同情也是非常自然的,这也就是所说的阶级局限性吧。

至于诗中关于“爱情”的歌颂问题,应该是白居易借此抒发自己理想的爱情,这时他已经不是在写历史上的真实的玄宗和杨妃,而是把他们的形象纯洁、净化为理想的化身,在这个基础上歌颂生死不渝的爱情,手法上也采用了浪漫主义,读者之所以能受感染也是被这种爱与死的永恒主题的艺术表现所打动,并不是被真实历史中玄宗和杨妃的爱情所打动。杨妃死时37岁,玄宗已经60多岁。玄宗不过贪恋杨妃的年轻貌美,杨妃也不过是要获得玄宗的专宠以提高和保持自己的身价,姊妹兄弟都跟着沾点光,究竟这两个生活原型之间能产生多么纯洁坚贞的“爱情”很难想象,不过马嵬坡下玄宗为保命而任由杨妃去死却是真的,尽管他是迫于形势所逼,但他毕竟在自家性命和与杨妃的“爱情”之间选择了前者!

在诗的后半部,白居易实际是把玄宗和杨妃的形象抽出来,把这种感情加以净化而抒发感慨的,这里既有世界观的局限性,使他对玄宗和杨妃既批判又同情,又有作者思想上某些因素的强烈影响,由于由于白居易本人亦重女色、好女色,自称在美色面前无能为力,他这种感情很丰富,对于“尤物惑人”之情的体验感受很深,所以对于这种相思之苦格外同情,感同身受。使得他对于玄宗失掉杨妃的痛苦更觉怜悯,能从玄宗的心理出发进行那样传神逼真的渲染,也可算是同病相怜,心有灵犀吧。在他的诗作《李夫人》中,他从汉武帝、穆王到唐玄宗,详细地写到了这种感受。“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写着写着就把自己的感情溶进去了,就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感情赋予了笔下的人物。写时已不是写他们,读者读时候也不是读他们。这也是白居易的一贯创作风格,在他的《杜陵叟》《上阳白发人》《琵琶行》等诗作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情况。

<<长恨歌>>是白居易借古事抒发自己复杂矛盾的世界观所产生的强烈感情,既有感于玄宗的荒淫误国,又感于李杨自己造成的爱情悲剧如此凄凉,进而将自己对于这种爱情悲剧的认识和感慨都抒发出来。这些表现在诗中就造成这样的客观效果:一方面有明显尖刻对原因的讽喻、揭露,一方面对已造成的这种悲剧的结局又极为同情,进而借这个故事生发开来,歌颂了理想化的爱情并感慨“此恨绵绵无绝期”。

所以,单说这首诗是讽喻诗是不妥的,单说是歌颂爱情的也必定不妥。

所以,《长恨歌》体现出来的,是矛盾的双重主题思想。

长恨歌

(唐)白居易

汉皇(1)重色思倾国(2),御宇(3)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4)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5)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6)无颜色(7)。

春寒赐浴华清池(8),温泉水滑洗凝脂(9)。

侍儿(10)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11)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12),芙蓉帐(13)暖度春宵。

春宵(14)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15)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16)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17),可怜(18)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19)。

骊宫(20)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21),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pí)鼓(22)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23)。

九重城阙(24)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25)。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26)。

六军(27)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28)马前死。

花钿委地(29)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30)。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31)。

峨嵋山(32)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33)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34)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35),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36)。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37)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38)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39)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40)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41)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42)未成眠。

迟迟(43)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44)。

鸳鸯瓦冷霜华(45)重,翡翠衾寒谁与共(46)?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qióng)道士鸿都客(47),能以精诚致魂魄(48)。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49)觅。

排空驭气(50)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51),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52),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53)起,其中绰约(54)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55)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jiōng)(56),转教小玉报双成(57)。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58)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59)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60),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61)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62),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63)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64)里恩爱绝,蓬莱宫(65)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huán)(66)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67)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68)。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bò)黄金合分钿(69)。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70),词中有誓两心知(71)。

七月七日长生殿(72),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73),在地愿为连理枝(74)。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75)无绝期。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