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被称为“第七大陆”。这块被冰雪覆盖且鲜有人迹的大陆,也是多年来世界各国竞相探秘的处女地。38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挺立南极洲的喜讯首次见诸报端。从那天起,我国不但填补了科学事业上的一项空白,更是开启了南极科学考察的新篇章。“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从此不是梦。
雪龙号在南极洲。(资料照片)
积淀:五十年代起就对南极格外关注
【资料图】
1957年1月8日,《北京日报》4版
1956年2月2日,《北京日报》4版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就对南极这块人迹罕至的大陆格外关注。本报1955年12月2日3版刊发的《向第六个大陆前进》中写道:“人类现在已经生活在世界的五个大陆上,这就是亚洲、美洲、澳洲、欧洲和非洲,而南极洲是我们所发现的第六个大陆。为了弄清这第六个大陆的秘密,并进行对极地的科学研究,苏联科学院组织了远征南极洲的综合科学考察队。”
其时,对大陆的划分和现在“七大洲”的概念还不太一样,加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力正在发展中,所以进行实地科考的条件尚不成熟,但这并不妨碍我国对南极这块未知科学领域探秘的热情。从这篇对苏联组建南极科考队的预热报道开始,本报便对此次科考全程跟进,不但第一时间刊发新华社消息,还从科普角度组织稿件,对南极进行了全方位追踪报道——
当年11月30日,苏联南极科考队第一批工作人员搭乘“鄂毕号”柴油电动轮船从加里宁格勒港口出发;12月14日,第二艘辅助船“勒拿号”满载考察所需的设备和用品起程;1956年1月6日,“鄂毕号”到达南极,考察队员发现了适于建造住所和观测台的狭长地区;1月23日,“和平”科学观测站开始在南极海岸上着手建设;3月7日,科考队在由达维斯海向东航行的时候,发现了由三个岛组成的群岛,它们当时在地图上还没有标记;5月28日,科考队位于约二千七百公尺冰河高地上的第一所大陆内部科学研究站——“少年先锋”研究站正式开始工作……
苏联第一批南极科考队在南极考察了将近400天。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本报仅围绕此次科考的动态报道就达25篇左右。此后,直到1961年4月苏联第五南极科考队返抵莫斯科,本报对南极科考的持续追踪才算暂告一段落。在这期间和之后,诸如“南极是怎样一块地方”“南极气候怎么样”“南极动物”“对比南极和北极”之类的科普类文章也不时见诸报端。
启航:四年建起两个南极考察站
1980年4月8日,《北京日报》2版
1985年2月16日,《北京日报》4版
厚积薄发,终会启航。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对南极的探寻步伐骤然提速:
1980年1月,澳大利亚政府根据中澳科技合作协定,邀请中国海洋物理学家董兆乾和地质地貌学家张青松前往澳大利亚南极凯西站开展为期45天的访问,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登上南极洲;次年1月,两位科学家再次应邀赴南极,其中董兆乾参加国际南大洋十年规划的首次调查——海洋生物系统和贮藏量调查,重点考察磷虾;张青松则在南极驻扎了十个半月,研究三万年以来戴维斯站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化;1983年6月,我国加入《南极条约》……
历史性的一天终于来到:1984年11月20日,随着汽笛划破长空,载着我国南极考察队员的“向阳红十号”科考船和J121打捞救生船徐徐驶出上海港,开始了远征南极的航行。他们此番肩负的是在南极洲建站和南大洋考察的任务。(1984年11月21日《北京日报》3版,《我国赴南极考察队启航》)
一个多月后,考察队抵达乔治岛。在1985年新年到来前夕,全体队员顺利登岛,五星红旗第一次插上了南极洲,位于乔治岛的菲尔德斯半岛上的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奠基。(1985年1月2日《北京日报》4版,《中国南极长城站隆重奠基》)
建站与科考工作随即铺开:出海采集标本、陆上忙碌施工、空中考察摄影、气象观测预报、登陆南极半岛……伴随着这一切的,是频繁袭来的狂涛巨浪、暴风雪不断的极地风暴,风力最高时竟超十二级。在与恶劣天气较量了一个月后,终于,“中国南极长城站”铜质站标镶嵌在第一栋房的正门上方,长城站的建站工作胜利结束了。(1985年2月16日《北京日报》4版,《中国长城站挺立南极洲》)2月20日,长城站落成典礼在漫天飞雪中举行,我国南极科考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经历了140多个不平凡的日日夜夜之后,1985年4月,我国首支赴南极考察编队载誉归来。
归来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1985年11月,我国第二次南极考察队安抵长城站;1986年1月,第一面中国少先队队旗在南极冉冉升起,中国少年纪念标揭幕;同年12月底,我国第一艘极地考察船驶抵乔治岛,进行对长城站的扩建;1988年12月,南极最高峰——文森峰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中国登山队员成功登顶,并创造了以最短时间登顶的纪录……
1989年2月底,我国第二个南极考察站——中山站落成。这是我国首次进入南极圈内建立的科学考察站,距长城站达4986公里,建筑面积超过长城站近四倍。此时,距长城站建成仅四年。
发力:科考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
1999年2月15日,《北京日报》3版
1994年11月17日,《北京日报》3版
随着两个科考站的落成,越来越频繁的科考任务接踵而来。1994年10月,我国第一艘大型破冰船“雪龙”号首航。此时,随航的科考人员已是第11批次。“雪龙”号载重量达到了10500吨,续航能力可达14000海里,船上具有先进的通讯、导航、定位和自动驾驶系统,飞行平台可容纳两架大型直升飞机。(1994年10月15日《北京日报》3版,《大型破冰船“雪龙号”将首航南极》)
同年11月,我国南极科考研究工作获重大进展。历时10年考察收集的大量资料,经过分析研究已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极地冰川、低温生态学和高层大气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4年11月17日《北京日报》3版,《我南极考察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1999年2月,捷报再传:第15次考察队在我国南极科考史上创下了数项“第一”——首次深入南极内陆冰盖1100公里,抵达了冰盖海拔4000多米的最高区域,从而成为国际横穿南极计划实施以来第一支闯进这一“禁区”的考察队;在冰盖最高区域,首次利用自行研制的钻机钻取了百米冰芯,为南极科学研究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科学数据;首次挺进距中山站500公里的格罗夫山完成了地质调查,还在该地区首次发现了4块南极陨石。至此,我国已经成为少数能够进行南极内陆考察的国家之一。另外,还首次在中山站附近海域发现了适合考察船停泊的锚地,结束了我国在东南极无锚地的历史,这也是中国人自己经过勘探在这一海域找到的第一块锚地;“雪龙”号首次利用陆缘海冰完成大型物资卸运和预定浮冰区的观测站位调查;中山站首次启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污水处理站,并首次将建站10多年积存的200多吨垃圾和废弃物资装运上船运回祖国,为南极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1999年2月15日《北京日报》3版,《我国第15次南极科考创下多项第一》)
南极科考的升温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经过多方努力,2000年12月6日,本报特派记者张雪梅跟随第17次考察队出征南极,在70多天的考察中发回了《北京申奥申到了南极》《我们和祖国一起过新年》《王刚义南极畅游51分钟42秒》等一系列报道,收获了读者热烈的反响。
超越:在“冰盖之巅”屡创奇迹
2005年1月19日,《北京日报》9版
2009年1月19日,《北京日报》4版
进入新世纪,我国在南极科考领域的进展更为瞩目。2004年,第21次南极考察队开拔。此番考察队将首次深入南极内陆1300多公里,向人类不曾问鼎的南极大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发起冲击。而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建立我国第三个南极考察站,即中国南极内陆考察站进行前期综合考察。(2004年10月26日《北京日报》9版,《南极“冰穹A”将飘五星红旗》)
据本报2005年1月19日9版《五星红旗飘扬南极冰盖之巅》报道,北京时间18日3时16分,历经38天征程,科考队的勇士终于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米。“冰穹A”这一亿万年来寒冷孤独的地球“不可接近之极”、被科学界称为南极科考研究的空白地区和制高点,终于有了人类的足迹。作为南极冰盖冰芯钻探仅存的最后一个理想地点和世界上雪冰现代气候环境观测、大气与气象观测等独一无二的“科学观测站”,“冰穹A”在科学上的意义是地球上其他任何科学观测站无法代替的。登顶“冰穹A”,在某种程度上和我国当初登上南极大陆具有同样的意义。
4年后,在南极内陆“冰盖之巅”的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昆仑站落成,这标志着我国已成功跻身国际极地考察的“第一方阵”,成为继美、俄、日、法、意、德之后在南极内陆建站的第7个国家。巍然矗立在海拔4093米的昆仑站,是目前南极所有科学考察站中海拔最高的一个。(2009年1月19日《北京日报》4版,《我国建成南极科考站昆仑站》)昆仑站的建立,让我国取得了在国际公认最理想地点开展深冰芯钻探的优势。据本报2013年2月20日17版《冰穹A有望钻取最古老冰芯》报道,第29次南极昆仑站考察队在“冰穹A”上实施首支深冰芯钻探,完成了第一支冰芯样品的钻取,实现了我国深冰芯钻探零的突破,获得了迄今世界上分辨率最大的三维深冰结构和冰下地形数据。
更多的超越还体现在更广阔的领域——
2001年,我国绘出世界首张南极内陆地形图;2005年,北京与长城站通邮;2007年,进行首次南极地震观测;2008年,在“冰穹A”建立自动天文观测台,在中山站建大气监测站;2010年,绘制世界首张南极土地覆盖图;2014年,遥感无人机首航中山站;2015年,科考机器人兵团亮相南极内陆……
腾飞:中国极地科考迈入航空时代
2016年4月13日,《北京日报》13版
2020年4月24日,《北京日报》10版
2014年2月8日,一座以“泰山”命名的科学考察站在东南极内陆冰盖腹地建成开站。这是我国第4座南极考察站,也是国际上在南极大陆的7座内陆考察站之一。据本报2014年2月9日3版《极地科考,走向海洋强国的必经之路》报道,作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后我国在南极建设的首个科考站,泰山站是我国极地科考史上又一个新起点。从1984年第一次南极考察起,我国极地科考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艰辛历程,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长城站、中山站的建立使我国科学家实现了登上南极洲的梦想;昆仑站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南极科考从南极大陆边缘向腹地的跨越;泰山站的建成则使我国在南极考察站的数量、活动的覆盖范围以及支撑保障能力方面均迈上新台阶。
两年后,“新起点”的纪录再被刷新。据本报2016年4月13日13版《我国将组建首支南极航空队》报道,随着“雪龙”号抵达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圆满收官。此次科考硕果累累——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飞越南极冰盖之巅;海拔超过4000米的内陆昆仑站设备首次越冬后一次启动成功,深冰芯钻探创造单季进尺新纪录;“雪龙”号首次采用逆时针航线环绕南极大陆航行,刷新我国船舶到达地球最南纬度纪录……以“雪鹰601”的完美“首秀”为基础,我国将组建首支南极航空队,初步构建极地区域的陆-海-空观测平台。
此后,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的前期建设于2018年全面展开。新站位于罗斯海特拉诺湾的难言岛,将是一座常年科考站,可独立支持开展陆地、海洋、大气、冰川等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项目,为中国西南极科学考察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2018年1月28日《北京日报》8版,《中国南极新站前期建设全面展开》)
与此同时,一批“中国制造”也在南极科考中闪亮登场:我国自主研制的极地全地形车在中山站附近地区成功进行了实地试用;适应极地环境的国产无人机在地形勘察、冰情监测等方面崭露头角;冰盖考察的内陆舱和雪橇装备,考察站配备的吊车、挖掘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均被广泛使用……2020年,我国自主建造的首艘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首赴南极,在历时198天的第36次南极科考中,与“雪龙号”一起,行程7万余海里,圆满完成了南极陆地科考、工程技术维护以及相关海域调查等62项任务。这意味着我国的极地考察破冰船将成系列发展,为探索南北极提供强大支撑。“双龙探极”新时代由此开启。(2020年4月24日《北京日报10版,《首次“双龙”南极科考圆满完成》)
……
3个多月前,我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又出发了,预计今年4月上旬返回国内。我国探寻南极的脚步,行稳致远。
资料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