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诗词有哪些 王守仁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2023-01-03 08:58:13

王守仁的诗词大全

1.《西园》

年代: 明 作者: 王守仁

方园不盈亩,蔬卉颇成列。

分溪免瓮灌,补篱防豕蹢。

芜草稍焚薙,清雨夜来歇。

濯濯新叶敷,荧荧夜花发。

放锄息重阴,旧书漫披阅。

倦枕竹下石,醒望松间月。

起来步闲谣,晚酌檐间设。

酣时藉草眠,忘与邻翁别。

2.《水滨洞》

年代: 明 作者: 王守仁

送远憩岨谷,濯缨俯清流。

沿溪陟危石,曲洞藏深幽。

花静馥常瑀,溜暗光亦浮。

平生泉石好,所遇成淹留。

好鸟忽双下,鯈鱼亦群游。

坐久尘虑息,澹然与道谋。

3.《别希颜》

年代: 明 作者: 王守仁

后会难期别未轻,莫辞行李滞江城。

且留南国春山兴,共听西堂夜雨声。

归路终知云外去,晴湖想见镜中行。

为寻洞里幽栖处,还有峰头双鹤鸣。

4.《书庭蕉》

年代: 明 作者: 王守仁

檐前蕉叶绿成林,长夏全无暑气侵。

但得雨声连夜静,何妨月色半床阴。

新诗旧叶题将满,老芰疏桐恨转深。

莫笑郑人谈讼鹿,至今醒梦两难寻。

5.《舟夜》

年代: 明 作者: 王守仁

随处看山一叶舟,夜深霜月亦兼愁。

翠华此际游何地,昼角中宵起戍楼。

甲马尚屯淮海北,旌旗初放楚江头。

洪涛滚滚乘风势,容易开帆不易收。

主要成就

功绩

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

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

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

思想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阳明心学并非单一地、直接地渊源于陆九渊心学,其直接的源头是“陈湛心学”。陈献章开明代心学之先河,经过弟子湛若水,而影响王阳明。对阳明心学与陈湛心学的渊源关系,学界一直有明确的说法。阳明心学始创于“龙场悟道”,其“悟道”的理路,与陈献章的“静养端倪”堪相一致,这一看法已是学界的共识。而且王阳明与湛若水交往甚密,进行了长时间的学术论辩与切磋,而影响王阳明。如朱维铮说,“陈献章,是王阳明学说的真正教父”;“广东,是王学的策源地”。

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一,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