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皇后大玉儿是否真的下嫁给了多尔衮? 孝庄皇后下嫁之谜

2022-12-08 09:11:16

大玉儿和多尔衮小时候两人就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可是,皇太极,也就是多尔衮的哥哥,先是抢了原本努尔哈赤传给多尔衮的皇帝宝座,接着又抢了他心爱的女人庄妃,多尔衮忍辱负重,而且能征善战,很快在朝廷中拥有很高的声望,同时掌管着3旗兵力。

看看历史上朝代兴替,还有那些野史杂谈,哪一个都让人回味无穷。江湖今天说一个大清朝的,研讨一下,大玉儿是否下嫁给多尔衮。

大玉儿何许人也?她乃是大名鼎鼎的孝庄皇太后,此人人面桃花,当时被誉为满清第一美人,十三岁嫁给了皇太极,后金天聪初,皇太极即汗位,其姑哲哲被封为大妃,称中宫大福晋;布木布泰被封为西侧妃,称西宫福晋。但当时没有东宫福晋,所以布木布泰在后宫位居第二位,仅次于其姑哲哲。

再来看看多尔衮。

多尔衮,皇太极的兄弟,因为能文能武,一直受到皇太极的猜忌。父亲死后,母亲阿巴亥被赐死。父母早丧,对少年多尔衮是最大的不幸,这对他一生的成长和政治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天聪二年(公元1628年),在母亲死去的竖年,多尔衮就随其兄皇太极进军蒙古察哈尔部。多尔衮有战功,破敌人于敖穆楞。

皇太极赐给他“墨尔根戴青”的美号,这一年,多尔衮才16岁。皇太极在位期间,多尔衮参加了几乎所有的重大战役,逐渐成为杰出的军事统帅。在攻打大凌河城的战役中,他亲自冲锋陷阵,直抵大凌河城下,城上炮矢猛烈,后金军多有伤亡。事后,皇太极怒责他的部下不加劝阻,说:“墨尔根戴青也冲锋而入,倘有疏失,必将你等处以严刑,断不宽容!”进攻锦州城,他又一马当先,冲在前面。明将祖大寿的军队从锦州城头向南发炮,洪承畴的军队则由南向北发炮,多尔衮受到夹击,几乎被击毙。(清史原文:从上围大凌河战,多尔衮陷于阵,明兵堕壕者百余人。上切责诸将之不阻。)以后祖大寿投降,多尔衮向他谈及当时的险状,祖大寿说:“果有此事?如炮火击中大王坐骑,后果不堪想象!”多尔衮却说:“当时两仇相敌,唯恐打不中啊。”

这两个人物,本来驴唇不对马嘴,似乎说不上话,但是自古美女爱英雄,英雄难过美人关。大玉儿在深闺之中就曾听说过多尔衮的名字,何况蒙古人从来就有骑马射箭的本领。一来二去,二人相互倾慕,况且年龄相仿。俗话说心有灵犀一点通,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的感情更是与日俱增。皇太极死后,满清王朝的权利属于真空地带。谁能问鼎朝廷宝座,答案自然显然易见。唯有多尔衮。他的文武才能自不必说,身后两白旗和勇猛善战的两个兄弟则是坚强的后盾,而且,正红旗、正蓝旗和正黄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他,就更使他如虎添翼。还有一个人也不容忽视,他就是镶蓝旗主济尔哈朗。是年八月十四日,诸王大臣在崇政殿集会,讨论皇位继承问题。

多尔衮提出立福临为皇帝,当然条件很简单,那就是要大玉儿嫁给他。事实上,政治斗争从来如此,大玉儿如果要保住自己儿子的皇位?她必须得嫁给多尔衮,这多少有些政治婚姻的味道。何况两个人还真的一往情深。说大玉儿嫁给了多尔衮,有三条证据。一个论据是明末清初抗清将领张煌言的《建夷宫词》中写道,“上寿称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上寿”就是祝寿的意思,所以应该在说一个寿宴。“合卺”是古代少数民族结婚时候的一种习俗,有点像现代的交杯酒的意思。“慈宁宫里烂盈门”,就是说太后宫里的人都非常高兴。“大礼恭逢太后婚”,这个就说得特别清楚了。就是皇太后的寿辰与婚宴在一起办的意思。

第二个证据是多尔衮称谓的变化,从“辅政王”到“摄政王”,到最后的“皇父摄政王”,称谓的变化是大有讲究的。最后称“皇父摄政王”是孝庄和多尔衮结婚的一个重要证据。这恰恰证明了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两个人的关系从隐秘到公开的过程。还有一点是,清朝的三大皇家陵园分别为清北陵、清东陵和清西陵。皇太极的墓地位于辽宁沈阳的清北陵,而孝庄被葬在了河北遵化的清东陵,两地相距400多公里。按照清朝早期丧葬制度,皇后无论是死在皇帝之前,还是死在皇帝之后,那都是要和皇帝进行合葬。孝庄没有和皇太极合葬,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几分端倪。

事实上,入关之前,满族人旧习,允许弟娶其嫂,尤其是家庭败落或者突发大事的时候,当年,皇太极的弟弟莽古尔泰死了,他的妻妾分别给了侄子豪格和岳任,德格类死后妻子也让阿济格带走。不过,因为大玉儿后来曾经是顺治皇帝的母亲,多少有点为尊者讳的味道。可见,大玉儿为了保住自己儿子福临的地位,下嫁给多尔衮,没有什么遮遮掩掩的。

大玉儿下嫁给多尔衮也只是私下进行的,真正历史上也无资料考究。

下嫁之谜

太后下嫁摄政王一事是否存在,史学界尚有争议。太后下嫁之说,最早引起史家关注的是明遗民张煌言的十首《建夷宫词》,其中有一首说:“上寿觞为合而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主张太后下嫁说的还有其它一些论据:其一,多尔衮尊称为“皇父摄政王”;其二,据蒋良骐《东华录》记载,诏告多尔衮的罪状中,不仅有自称“皇父摄政王”,还有“又亲到皇宫内院”;其三,孝庄遗嘱康熙不要将其与皇太极合葬,是否因下嫁多尔衮而有难言之隐。

但清史大家孟森先生早就撰有《太后下嫁考实》,针对太后下嫁说的各种根据,一一予以驳难。孟森认为张煌言是故明之臣,对清朝怀有敌意,所作诗句难免有诽谤之词;再者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寓有中国古代国君称老臣为“仲父”、“尚父”之意,周武王也称姜太公为尚父,不足为据,至于所谓到“皇宫内院”,疑多尔衮另有乱宫之举,不见得专指孝庄太后;再者孝庄不愿与皇太极合葬,乃因昭陵已葬有孝端皇后,且皇后不与夫君合葬,这在古代并不乏实例。阎崇年也认为至今还没有见到一条关于“太后下嫁”的史证,此事纯属子虚乌有。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