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有多少人呢?
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得到的全国人口数量为1339724852人,第六次人口普查以来,每年国家统计局都会公布人口数量,截止2018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为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其中我国男性人口总数为71351万人,女性人口总数为68187万人,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164万人。
202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中国经济数据。2021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
人口老龄化
全国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
2015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09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8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6.3%;60周岁及以上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65周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
2021年5月11日,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少子老龄化
2022年8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刊登了题为《谱写新时代人口工作新篇章》的文章,署名为“中共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文章指出,人口负增长下“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十四五”期间总人口将进入负增长阶段。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着深刻而复杂的形势变化:人口负增长下“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随着长期累积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生育水平持续走低,近年来总和生育率降到1.3以下,低生育率成为影响中国人口均衡发展的最主要风险。老龄化程度加深,预计2035年前后进入人口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30%);家庭小型化,2020年平均家庭户规模降至2.62人,较2010年减少了0.48人,养老和抚幼功能弱化;区域不平衡,一些生态脆弱、资源匮乏地区人口与发展矛盾仍然比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