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惕夫之谜名词解释 是弗农解开了里昂惕夫之谜吗? 哲学博士简介

2022-11-25 14:27:40

里昂惕夫之谜名词解释

1.劳动力不同质

2.要素密集度逆转

3.存在关税及贸易壁垒

4.自然资源稀缺

弗农解开了里昂惕夫之谜?

直到弗农1966年提出“产品周期理论”,才解开了“里昂惕夫之谜”。在弗农看来,科技创新在对外贸易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即创新产品初始垄断优势以及其后技术转移与扩散形成的垄断优势的丧失,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格局变化,从而推动一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美国产业结构变化中看得更清楚。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美国政府就加大了对R&D(研究与开发)的支持力度。

1994年美国R&D开发投资达1730.2亿美元,超过日本和德国两国R&D投资的总和(1707.4亿美元),占美国GDP的2.61%。这样,高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1986~1990年的14%左右提高到1991~1995年的28%以上,1996年已接近35%,而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和汽车业的贡献率分别为14%和4%。经过技术改造,美国的汽车等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也普遍提高。从1986~1995年,美国出口知识类产品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已从12%上升到42%。

里昂惕夫等国外经济学家,充分肯定了《资本论》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理论的实证性和科学性。里昂惕夫指出:“在试图做出任何解释以前,如果一个人想要了解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和工资实际上是什么,那么,他从三卷《资本论》可以得到的信息,会比他在十期《美国统计普查》一打有关当代经济制度的教科书,甚至我还敢说,再加上托斯丹·凡勃伦的所有论文集当中,可以找到的信息都更真实也更有用。”

华西里·里昂惕夫

华西里·列昂惕夫于1906年夏天生于彼得堡。1921年,考入了彼得堡大学,专修社会学,1925年取得了社会学硕士学位,这时,他年方19岁。毕业后被校方留任为助教。当苏维埃政权建立起来的时候,急需恢复和发展经济。里昂惕夫的父亲参加了编制1923~1924年苏联国民经济平衡表的工作,社会与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和时代的需要,使这位还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年轻人,对经济学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这方面的探索。

他一边担负繁重的教学工作,一边阅读有关经济学理论的书籍。他于1927年来到马克思的故乡德国,进入柏林大学博士研究生班继续深造。1928年,取得了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里昂惕夫在青年时期的研究工作就开始涉及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内容。早在1925年,当他还在柏林大学读书时,曾在德国出版的《世界经济》杂志上发表了《俄国经济平衡——一个方法论的研究》的短文,第一次阐述了他的投入产出思想。1930年,他移居美国后,正式从事投入产出方法的研究。半个世纪以来,里昂惕夫的工作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

华西里·列昂惕夫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创始人。投入产出分析为研究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特别是系统地分析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错综复杂的交易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经济分析方法。1973年,列昂惕夫因发展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这种方法在经济领域产生和重大作用,而备受西方经济学界的推崇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哈佛大学经济系任教期间,约瑟夫·熊彼特是他的同事并且对他的研究成果极为推崇,还有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和罗伯特·索洛是他的学生。

除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外,里昂惕夫获得的奖励及荣誉还有,1953年,比萨大学授予他查理—包姆勋章;1967年,美国纽约大学授予他终身教授称号;1968年,法国全国退伍军人协会授予他名誉会员称号;他还曾任日本经济研究中心、英国皇家统计学会的名誉会员。

哲学博士

哲学博士(拉丁语:Philosophiæ Doctor,英语:Doctor of Philosophy,简称 Ph.D. 或 D.Phil.),高级学衔之一,通常是学历架构中最高级的学衔。拥有人一般在大学本科(学士)及/或研究院(硕士)毕业,再进行相当年数的研修后,撰毕论文并通过答辩,方获发哲学博士学位。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