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这一生一共有四个孩子,这四个孩子分别是一名太子刘据,剩下的三位都是公主。而刘据也是卫子夫所生下的第一位皇子,卫子夫的其他三位公主都有着不凡的命运,并且在朝中的地位很高。在卫子夫所有的孩子中,刘据,也就是唯一一个皇子是最为尊贵的。其他三个位公主虽然比不上刘据受宠,但是在朝中的地位也不算低,也十分尊贵。
一、刘据
刘据十分受宠,并且他是汉武帝的嫡子,也就是皇长子。刘据出生后,汉武帝十分激动。为了感谢上苍将刘据降世,汉武帝甚至修建了神祠成日祭拜。汉武帝之所以如此兴奋,是由于他与卫子夫结合后十年左右,卫子夫才生下能够继承大统的皇子刘据。刘据十分受宠,并且被立为太子。
二、卫长公主
卫子夫入宫后,迟迟不能承汉武帝雨露,连面见圣上的机会都很少。并且据史料记载,卫子夫的名字甚至在宫人的登记册的最末端,以至于汉武帝迟迟没有发现卫子夫的存在。而就在卫子夫即将要出宫的前一天,汉武帝却梦到卫子夫的庭院里长出了几棵树。因此,汉武帝便未将卫子夫放出宫,在当晚第一次宠幸卫子夫。而为卫子夫在怀孕之后,生下了这位长公主,她也是卫子夫三个女儿中命最好的一个。
三、诸邑公主
诸邑公主也是卫子夫与汉武帝刘彻的女儿,两人在感情趋于稳定时生下了这位公主。遗憾的是,历史上关于诸邑公主的记载非常少。关于她最终的命运以及平时的性情如何,目前能了解到的都不多。但是由于父亲和母亲的身份都很尊贵,可以推断出这位公主也是十分受宠的。
四、石邑公主
卫子夫做了皇后之后,与汉武帝生下了石邑公主。而关于石邑公主的生平最为著名的,便是其在活着的时候曾经被巫蛊所困扰。有人嫉妒卫子夫以及她的孩子,于是便在石邑公主身上下了蛊。万幸的是,石邑公主并没有被巫蛊迫害致死。但关于石邑公主最后的死因,历史也是寥寥几笔。
身后之事
子弄父兵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武帝对巫蛊之冤有所察觉,知道太子起兵乃惶恐而无他意,并非苏文、李广利等人报告于他的谋反,却难以为太子起兵而开脱。
看守高帝庙的小郎官田千秋正好在此时上书为太子鸣冤:“作儿子的擅自动用父亲的军队,其罪应受鞭笞。天子的儿子误杀了人,又有什么罪呢!我梦见一位白发老翁,教我上此奏章。”于是汉武帝霍然醒悟,召见田千秋,对他说:“我们父子之间的事,别人难以插言,只有你知道其间的不实之处。这是高祖皇帝的神灵派您来指教于我,您应当担任我的辅佐大臣。”于是拜田千秋为大鸿胪。
归来望思
汉武帝任命田千秋为大鸿胪之后,开始对参与巫蛊案、陷害太子的臣子进行严惩。江充已死,武帝愤而恢复了自文帝起已废除近百年的夷族之刑,夷江充三族。又仿太子烧死胡巫,将苏文烧死在横桥之上。功劳最大的莽通被处死;曾在泉鸠里对太子兵刃相加的人,最初被任命为北地太守,后来也被族灭。因与太子战而获封侯的商丘成、张富昌和李寿分别自杀、被贼人杀及被武帝诛杀。诬陷太子的李广利与刘屈氂皆被灭族。
汉武帝晚年丧子,怜惜刘据无辜遭害,修建思子宫以寄哀思;又在湖县修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望而思之,期魂来归。天下人听说这件事后,都很悲伤。
追谥曰戾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七月,刘据之孙刘询即位。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六月,刘询颁布诏书。诏曰:“故皇太子在湖,未有号谥、岁时祠。其议谥,置园邑。”谥刘据曰“戾”,所以刘据又称“戾太子”。以湖县阌乡邪里聚为戾园,改葬刘据,陵园设置长、丞等官职,设置周卫供奉守护。八年后的元康元年(前65年),增加戾园的采地民户满三百家。
关于刘据的谥号“戾”,据《逸周书 谥法解》: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逸周书》是周朝古书,其中《谥法解》是现存最早、沿用最久的关于谥法的文献。
董仲舒曰‘有其功无其意谓之戾,无其功有其意谓之罪’。
东汉著作《说文》:“戾。曲也,从犬出户下。戾者身曲戾也。”故而“戾”字应取蒙冤受屈之意。刘据谥“戾”,死在湖,“戾”字加上“水(氵)”就是“泪”(“泪”的繁体字写法)。
臣瓒在《汉书·宣帝纪》中有注解:“太子诛江充以除谗贼,而事不见明。后武帝觉寤,遂族充家,宣帝不得以加恶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