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当中不仅有沙漠,还有大片的戈壁,沙漠当中地面上有各种被风侵蚀的小凹陷,还有碎石堆。撒哈拉沙漠当中没有树,也没有人,仅仅有一片绿洲当中生活着极少人,平均人口密度甚至不到每平方公里0.4人。沙漠当中有的地方常年不下一滴雨,异常干燥,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因此即便是旅客在途径沙哈拉沙漠时都要提前做好诸多准备,否则一不小心便可能客死沙漠。
虽然撒哈拉沙漠不适合人类居住,但或许也正是因为一直以来没有人类的侵扰,使得沙漠当中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在撒哈拉沙漠北部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而且在沙漠当中还发现了许多大型壁画,上面刻有鸵鸟、水牛以及各种人物像,证明在远古时代这里还是有人居住的。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在中国最大的沙漠则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撒哈拉沙漠成因
2014年9月22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最新的研究显示:大约700万年到1100万年前,特提斯海的收缩导致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形成,这一观点推翻了撒哈拉沙漠形成于第四纪(大约300万年以来)的传统观点。
一般认为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时代不会早于第四纪。大量的地质记录显示第四纪冰期开始的时候撒哈拉出现了显著的干旱。撒哈拉的干旱程度主要受非洲夏季风的影响。
在第四纪之前,非洲夏季风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岁差周期(大约2万年周期);在第四纪冰期开始之后,冰期间冰期旋回(大约4万年或10万年周期)开始影响非洲夏季风的强度。
中科院大气所研究人员与国外科学家合作发现,晚中新世托尔顿阶(大约700万年到1100万年前)是北非干旱加剧撒哈拉沙漠形成的关键时段。科学家利用挪威地球系统模式和公用大气模式揭示出,在托尔顿阶特提斯海收缩导致非洲夏季风显著减弱,干旱的沙漠环境在北非大面积形成。
特提斯海收缩不仅导致了北非平均气候态的变化,也加强了非洲夏季风对轨道变化的响应,随后成为控制撒哈拉沙漠范围变化的主要因素。
(1)北非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且非洲大陆南窄北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范围大,干热面积广。
(2)北非与亚洲大陆紧邻,东北信风从东部陆地吹来,不易形成降水,使北非更加干燥。
(3)北非海岸线平直,东侧有埃塞俄比亚高原,对湿润气流起阻挡作用,使广大内陆地区受不到海洋的影响。
(4)北非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对西部沿海地区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使沙漠逼近西海岸。
(5)北非地形单一,地势平坦,起伏不大,气候单一,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