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飞机是怎么诞生的 飞机可以自动去飞行吗

2022-11-23 14:12:39

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安-225运输机

安-225运输机的载重几乎是普通客机载重的10倍,也就是说使用这一运输机运送货物一趟就能抵得上普通客机的十趟,在新冠疫情发生的时候,加拿大就租借了安-225运输机来到我国进行运输医疗资源的任务,并且乌克兰航空公司表示,它的档期已经排到了5月份,正是由于运输量大,使得很多国家宁愿等上几个月,也不愿意用波音等公司的改装货机。

而且安-225运输机的价格并不便宜,据说每小时的租金在12万美元左右,不过按照它一个顶十个的载量,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安-225和世界上最快的飞机一样惊世骇俗,当时一出现就直接创造或打破了110项的世界纪录,光是起飞架就有32个轮子。

安-225运输机的诞生

不过这一型号的运输机目前只有这一架,它主要是因为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而诞生的,当时的苏联和美国,在航空、军事等多个领域都无时无刻的在进行比较,据说美国为了运输航空零件制作了747-100,而苏联本身就已经有了载重405吨的庞然大物安-124,但他们并不满足。

于是安东诺夫设计局在安-124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将飞机的机翼延长,并且增加了两台发动机,才有了安-225的诞生,不过原本是计划制造两台的,不过由于苏联当时已经出现经济恶化的趋势,因此航天计划也被迫停止,导致第二辆试验机就没有继续研发,后来只保留了这一架,试验机则被拆卸为零件。

自动化飞行

飞机能不能不用驾驶员,自动去飞行?早在地平仪被装在飞机上以后,有人就在琢磨这个想法。1914年,一名美国发明家斯派雷利用地平仪上陀螺指针作为飞机平飞的标准,用电器装置测出飞机飞行时和这个标准的偏离,再用机械装置予以校正,就使飞机保持在平飞的状态上。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自动驾驶仪。虽然它只能保持飞机的平飞,但它给后人以启迪,从此开始了飞机自动飞行的时代。20世纪70年代,电子计算机进入飞机,飞机有了自己的电子“大脑”。首先使用了三个电子计算机(飞行控制计算机)分别控制飞机三个轴的飞行状态。此时的飞机不仅能被控制平飞,而且可以控制转弯和升降。考虑到飞机在做转弯和升降运动时,它的推力必须相应的发生变化,为了要顺利地完成这些过程,就有必要同时控制发动机的推力。于是第二步又在飞机上加装了管理推力的推力控制计算机。为了使飞机真正实现自动控制飞行的全过程,也就是能“独立自主”,这就需要统一管理上述两套系统(姿态和推力)并且与其他仪表系统实行大联合。所以第三步是在飞机上又装上一台能力更强的计算机,全面管理和协调飞行。这台统管全局的计算机叫飞行管理计算机。它是飞机的核心中枢。在这个中枢的数据库内存储着各个机场及各条航路的数据。驾驶员只要选定航路的起点和终点,将命令输入这台计算机内,它就可以代替驾驶员指挥飞机起飞、爬升、巡航、下降直到降落在目的地机场。这套系统还可以在飞行全过程中即时发出指令,使飞机按照最佳的飞行状态、最合理的使用推力、最经济的油耗飞完全程,从而实现了全程自动化飞行。听起来,由这套计算机系统控制的飞机飞得比由驾驶员控制飞得还好,那么,是不是以后飞机飞行就不需要驾驶员了?答案是:不行。原因之一是飞机的航行线路要由驾驶员设定并输入到计算机中去;原因之二是飞机在起飞和降落这两个阶段中,变化因素太多,计算机只能按预先编好的程序动作,不具备灵活反应的能力;原因之三是即使飞机在巡航状态时,驾驶员可以不做任何动作去控制飞机,但他必须监视这个机器“大脑”的工作。万一这台“大脑”出现什么故障或反应不够及时,驾驶员要立刻接管驾驶飞机的任务,这样才能保证飞行安全。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