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他的什么作品 活着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2022-10-24 16:14:28

莫言并不只是凭借某一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获得的是终身成就奖。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布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特别提及到莫言的五部作品:《蛙》《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均已成为当下流传甚广的文学经典。

诺贝尔文学奖是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该奖旨在奖励在文学领域创作出具理想倾向之最佳作品者。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布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特别提及到莫言的五部作品:《蛙》《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均已成为当下流传甚广的文学经典。

莫言并不只是凭借某一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很多人误以为莫言是凭借《蛙》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2012年时,《蛙》甚至还未有英语版和瑞典语版,其实莫言获得的是终身成就奖。

事实上,诺贝尔文学奖既可以表彰一部作品,也可以表彰一个作家的终身成就。以以往的获奖情况来看,诺奖似乎越来越趋向于终身成就奖。2010年略萨,2011年特朗斯特罗姆,2012年莫言,2013年门罗,都是表彰他们的终身成就,并非某一部作品。

艺术特色

通过艺术心理学的角度,《活着》的材料与形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不一致,但是作者以精心布置的形式克服了题材,达到了材料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了情感的升华,使读者的灵魂在苦难中得到了净化,获得了艺术的审美。

余华用类似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叙事风格——零度介入的方式来展现《活着》的悲剧美。作者可以排除主体对苦难人生作明确的价值判断和情感渗透,好像站在“非人间的立场”,客观冷静地叙述人间的苦难。客观中立的叙事立场、温情深沉的情感基调在文本中的运用,使得《活着》成为余华的风格的转型标志。

小说运用象征的手法,就是用死亡象征着活着。可能很少有人会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而白发人将黑发人一一送走的事情可能只能在小说中可以看到。艺术的真实会让人相信世间不但有过活生生的福贵,而且将来还会有很多。

死亡的重复发生,既给人物心灵巨大打击,也给读者出乎意料的震撼。余华把重复发生的死亡事件镶嵌在日常琐碎的生活里,放大了“苦难”的广度和深度,使渺小而软弱的人物面对巨大的“苦难”形成的力量悬殊,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命运感;同时,也放大了人物身上所具有的闪光的精神力量,从而使整部作品充满了艺术张力。作品中死亡的重复发生,除了福贵的父亲、母亲、妻子家珍的死存在合理的因素,其他人物的死亡无不处于偶然:儿子有庆死于抽血过多,女儿凤霞死于生孩子,女婿二喜死于建筑事故,外孙苦根吃豆子撑死,最后福贵所有的亲人都一个个死去,只剩下他一个孤零零的老头和一头同样年迈的老黄牛相伴,并且是那样乐观豁达地活着,完全出乎人的意料。小说通过这些出乎意料的死亡重复,更加彰显了活着的意义和难能可贵。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