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o是什么意思 美籍华人发展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2022-10-24 10:12:38

01

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的意思。

BNO护照:英国国民(海外)护照(英文: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 Passport简称BN(O))是英国因应香港主权移交的问题,而在1987年7月1日起开始签发予香港居民中具有英国国民(海外)身份的护照。

02

BNO护照是英国国民(海外)护照(英国国家海外护照,简称BNO护照)。它不再适用于香港公民。在香港,持有BNO护照或BNO身份的人均在1997年7月1日之前得到处理,并由中国和英国法律共同许可。该护照不能证明持有人的身份。中国政府仅将其视为旅行证件,而非国籍证书。

03

据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拥有英国国民(海外)身份的香港居民大概是344万,目前在香港好多外籍人士持有这个护照,数量超过150万。。据悉,持有护照前往英国是不需要事前申请入境批准证明或签证的,并且在英国可享有绝大部分公民的权利,包括有权投考成为英国公务员、享有工作假期等等。

04

1997年7月1日以前,香港永久居民大多是英国领地公民,有英国领土公民护照,其余的不是英国领地公民,持有香港身份证。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的主权后,约有350万名香港永久居民在注册后将原来的英国领土公民身份改为英国侨民。

发展现状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近年的调查数据表明,亚裔人口在加州的增长速度是各族裔中最快的,已经成为仅次于西裔的第二大少数民族,约有420万,占加州总人口的13%。而其中华裔又占39%,是亚裔族群中最大的一支。

2009年12月12日在洛杉矶东郊蒙特利公园市市政厅举办的一次由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亚美研究中心发起的“华裔美国人现状”社区论坛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亚美研究中心教授王灵智大胆提出,像蒙市这样的城市现已经有超过半数的居民是华裔,华裔已经成为主流。

他说在大多数人观念中“融入主流”就意味着美国化,放弃母语变得和白人一样。这是一种错误理论。“人家看到你的肤色就没有可能同化,同化论对自己没有利益。”他认为华裔美国人要懂两边的语言和文化,不要对自己的肤色自卑。他还认为这种自卑是以前的排华政策造成的。

王灵智把1969年作为华裔美国人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在那之前,华裔大多居住在中国城内,和主流社会是隔离的。但是1969年后,华裔受黑人运动的影响,开始走出中国城。特别是1972年到冷战结束间,大量台湾移民涌入,1997年又有来自香港的移民以及改革开放后从大陆来的移民……现在大部份华人住在郊区城市,中国城传统侨社不断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中文学校和大专校友会这样新移民建立的社团。”

他说70%的华裔美国人是在国外出生。但是他们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来源国的政治冲突,讲英语和不讲英语之间的矛盾,也造成很大差异,特别是那些偷渡客和中国城里的老侨民,是最被人遗忘的一群。

但他认为即使是那些混的不错的华裔美国人在进入美国的管理层和政治圈中也一直不是很成功。究其原因他认为:“以前华裔没权利参政,后来是没钱、没机会参政,再加上很多移民在亚洲国家没有投票的传统。”

不过他把2009年称为华裔参政的一个转折点:“很多华人在地方政府选举中当选,现在加州议会已经有11个华裔民选官员,奥巴马又委任了两个华裔部长进入内阁。所以我认为2009年将是一个转折点。”在今年三月南加州的市议会选举中有八位华人在六个城市中当选,其中素有小台北之称的蒙特利公园市的5个市议员中4位是华裔,包括市长吴学儒(MitchelI Ng),副市长黄维刚(Anthony Wong),市议员刘达强(David Lau),市议员赵谭美生(Betty Tom Chu)。

另两个华裔市议员占多数的是喜瑞都市和圣玛利诺市,五位市议会成员中三位为华裔。其它城市如天普市、柔似蜜、瑞当多(REDONDO BEACH)也皆有华人进入市议会。

在州政府一级,加州主计长江俊辉(John Chiang)是加州官职最高的华裔,同时州众议员刘云平正在积极竞选州检察官一职。联邦政府中,奥巴马提名朱棣文、骆家辉分别做能源和商务部长。曾做过蒙市市议员的赵美心今年7月成为首位女性华裔国会议员,亦给当地其他华裔民选官员不小的鼓励。不过王灵智也表示华裔参政还有“longwaytogo”(路还很长)。

对于华裔所关心的事物,亚太法律中心主任郭志明(Stewart Kwoh)表示,当前的热点之一是医疗改革:90%的亚裔希望有某种形式的全民医保。但是目前的政策有一个5年的限制,即合法居民要等5年入籍后才能享受。二是移民改革,亚裔希望移民政策能让家庭团聚而不是长期分居,三是美中关系,若有一天中美发生冲突,华裔如何自保。有人问到种族歧视是否真的存在这一问题,曾在KNBC做过十年主播的日裔美国人TritiaToyota直言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遭遇过种族歧视,特别是在8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前,就有观众写信给电视台质问为什么让一个外国人出现在电视上。1982年著名的陈果仁(Vincent Chin)事件也是由于受日本汽车公司的冲击,底特律汽车制造业陷入低谷,当地克莱斯勒公司两个白人因把对日本人的仇恨转嫁到身为华裔的陈果仁身上,将其暴打致死。事后法官的轻判引起全美亚裔族群发起大规模民权运动。

Toyota强调无论亚裔团体之间有什么样的矛盾与冲突,但是因为同是黄皮肤,被美国社会视为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她建议各亚裔族群之间,无论是生在美国的还是移民到美国的,建立共同的联盟。

一位居住在中国城的日裔老者MoNishida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说当天的讨论没有涉及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对美国的loyalty(忠诚)。他说:“听上去我们还在试图为自己定位。好像我们在讨论的不是如何做一个美国人,而是如何在美国生存下去(How we are going to make it in America)。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