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9年为农历己未羊年,纳音为“天上火”,我们俗称火羊命。
2、火羊命人,为人性格口快心直,天性聪明,前程无穷,利官近贵,先祖门第清香,自己更得时,蒂固根深,不怕风雨,以工艺谋生,得贤朋帮扶力不少,女人兴家之命,夫妻要辑穆,兴旺自然来,儿女成行,一双好靠。春、夏生人半享乐,秋、冬出世富贵双全,日生有食带愁,夜生荫益子孙,三月生人为八败。
羊姓
源出于羊舌氏,由中国汉族复姓羊舌氏简写而来。
晋武公子生文,文生突,羊舌大夫也。突生羊舌职,职生子四:赤、肸、鲋、虎,号称“羊舌四族”。因羊舌肸之子羊舌食我与祁盈两家的家仆之乱,赤、肸、鲋、虎的后代逃往四方,有子孙由姓羊舌氏改为简写羊氏。这是最早羊氏的来源,还有其他诸如部落图腾、象征吉祥、西南少数民族改姓等姓羊的。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晋国大夫祁盈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清朝四川三台羊国材所撰《羊氏族谱序》中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祁盈的后代受封于羊舌邑(今山西洪洞范村),以羊舌为氏,春秋末年改为羊氏。“粤稽吾(羊)族,肇开于姬姓,受氏于羊舌,发祥于山西,盛衍于东鲁。”
在历史文献《羊氏魁公六修宗谱·本姓源流》中记称:“余羊氏系出姬姓,开自黄帝。”可知羊氏的远根在于桥山之巅,羊氏的远源在于姬水之畔。
源流二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羊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为氏。
西周时期,周王朝有专门掌管马和羊的官职。其中管羊的小吏称为“羊人”,羊人的后代便以官称为姓氏,称羊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姞姓,出自黄帝后裔,属于以改姓为氏。
历史上有一支羊氏,为姞姓所改。姞姓亦为黄帝之后,后易姓为羊氏。
该支羊氏由姞姓易为羊氏的原因失考,其谱书中亦语焉不详,但以羊氏世代相传至今,望族居泰山(今山东泰安)、京兆(今陕西西安)。
源流四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的公孙羊孺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尚友录》上记载,公羊氏家族是先秦时期鲁国的公孙羊孺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而得姓。
春秋时期,鲁国有位才学出众的著名学者,叫做公孙羊孺,他的后代子孙便取祖上名字中 “公羊”二字为姓氏,称公羊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羊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