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要充分了解中国文化。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若是自己都不清楚中国的文化,又怎能详尽地向外国人讲述我们的故事呢?了解更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第一步。
2、接着,要学好英语。学好英语是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尤其是口语。我们要将英语口语表达准确,流利,并且讲述过程要符合语法规则,这样才能更好的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3、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尊重文化差异,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要深入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感受文化中蕴藏的思想,知道两种文化的不同之处,然后在两种文化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促进双方更好的交流。
幕后花絮
为拍摄这部时长6个小时的纪录片,摄制组在中国实际拍摄近两年。这两年里,他们辗转中国各地,接触不少中国人,屡屡被中国打动。
摄制组聚焦中国普通人,认为中国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最大主角,是他们创造了历史,虽然统治者的故事也很精彩。
拍摄过程中结识的中国人给伍德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不论走到哪里,中国百姓都会跟我们讲述他们的故事,这真的很好。我记得最清楚的事情是跟中国百姓见面交流。”
“在中国,历史非常重要,人们对历史非常着迷,”他说,“我们去的每个地方,如绍兴、杭州、西安、开封等地,都看到有数千人在那里参观以了解相关的历史。在绍兴,我们问游人,你为什么来这里?他们说,我来看鲁迅(的故乡)。”
他们深入广西桂平附近山区,在当地小村庄寻找对太平天国历史存有记忆的家庭。结果令摄制组不可思议。“我们当时就像在和历史的现场目击者交流。村民在2014年和我们谈论一个半世纪前发生的事情,感觉就像在谈论昨天刚发生的事情。我们在很多不同的地方都有这种经历。”
多布斯则对拍摄期间获得的帮助印象深刻。“从实际情况看,我们去中国拍摄反而出奇地容易。我们受到欢迎,很多人帮助我们,很多人想跟我们讲述他们的历史,很多人对当地景观和风物感到自豪,博物馆也很欢迎我们,因此,在中国拍摄令人愉悦,比我预想的要简单很多。”
拍摄中的见闻坚定了伍德的观念,即现在是中国最开放的时候。“我上次离开中国是在1991年,从那时到现在,中国的变化太大了,例如在文化方面,现在中国文化很现代,”他说。“最大的变化还是人的变化,中国人在过去30年里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每个中国人看上去都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个性鲜明,泰然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