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帆的作用是利用风力给船提供动力。船帆的种类,根据位置的不同,分为船首帆、船尾、上帆、斜帆、四角帆和三角帆。这其中根据作用的不同大致又分横帆和纵帆。相比较下,横帆适于顺风航行,纵帆适于稍微斜一点的风航行。
如果排除实际设计的影响,单从结构形式本身来判断,由于塔形桅和船体以连续结构连接,因此性能较好;而桁格桅和上层建筑的连接属于点状连接,在结构上形成应力集中,一般需要对根部特殊加强才能满足动力性能要求;筒形桅在结构连续性上和塔形桅相似,但接触面较小使其动力性能稍逊于塔形桅;轻型多面体桅杆本身重量较轻,承载较弱,受风面积也较小,而且有些可以做成“〉”型实心横截面,因此在振动、疲劳方面的性能将不亚于塔形桅。总体上看,塔形桅在承载能力、结构强度、抗振动疲劳等方面的性能都较好,具有结构上的综合优势;轻型多面体桅杆在考虑到实际使用后,应该承认在满足承载要求的同时,结构性能方面和塔形桅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筒形桅结构上可以视作塔形桅和轻型桅的中间体,性能上略逊一筹;桁格桅无论在承载能力、强度方面,还是在振动疲劳方面都和前三者有一定的差距。
既然桁格桅在结构方面有众多的弱项,为什么还是有不少的舰艇要采用桁格桅?究其原因,应该是舰艇总体设计平衡协调的结果。桁格桅在以下方面具有优势:本身重量较轻,在占据舰艇最高位置的同时,对船体稳性影响较小;受风面积最小,使船体受横风影响减弱,有利于侧倾稳性;可以采用非金属材料制造,隐身性能较好(但在使用金属材料时,由于绕射等反射方式的存在,其隐身性能甚至比塔形桅要差);工艺性较好,和民用钢结构有共通之处。如果从这些方面考察另三种桅杆,能与之相类比的仅有轻型多面体桅杆,而且在同样采用金属材料时,轻型桅的隐身能力强于桁格桅。而塔形桅的自身重量、较大的受风面积、较大的雷达反射面积等缺点则暴露无遗。前苏联肯达级巡洋舰所为人诟病的稳性问题既有干舷较低的因素,庞大的塔形桅也是诱因之一,但在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场所塔形桅仍是不二选择。美国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主战舰船设计中,除了核动力巡洋舰采用塔形桅之外,其余大中型驱护舰以及常规动力巡洋舰均采用桁格桅,从中可以看出,在舰船总体设计中,解决桅杆的结构性能问题时其他性能牺牲的代价要低于总体性能问题,毕竟结构力学所牵涉的平衡范围和难度要远小于稳性、隐身性,从舰船设计局部服从总体的原则出发,在这些舰船上选用桁格桅应该说是水到渠成。
至于筒形桅,应用场合并不多,由于外形细长,并不适于作为舰船的主桅安置于舰桥之上,往往直接安装于舯部甲板或甲板室上,在设计上往往更多地是考虑到实用性。除了能够分散雷达等电子设备的分布从而改善整体的电磁兼容性之外,如果本舰动力为CODOG形式且桅杆位置合适,则可用于容纳巡航用柴油机组和发电用柴油机组的排气管;在综合通信系统中,筒形桅还能兼作宽带桅杆天线的发射体(如英国ICS-3系统);从美学角度,筒形桅和主桅一起能起到平衡视觉焦点的作用。另外,筒形桅和塔形桅都具有足够的封闭空间以形成全天候的维护平台,可维性较好;而且,封闭空间也有利于高频电缆等雷达附属设施的保护,不必受风吹雨打和各种海洋腐蚀的影响。
综上,塔形桅的承载能力最强,结构强度较高,可维性较好,在选取合适的壁板倾角和涂敷吸波材料后隐身性能尚可,但自重、迎风面积较大,结构复杂;桁格桅承载能力一般,结构强度在优化设计后可以满足使用要求,设备完全露天安装,但自重、迎风面积小,结构简单;轻型多面体桅杆除了承载能力最小外,其余性能指标均较优,是新兴的一种桅杆结构形式。但随着雷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舰桥围壁共形的多波段雷达天线的研制成功将颠覆传统桅杆的样式,甚至导致桅杆的消失,正所谓:“长剑几时天外倚,真是崆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