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博物馆是对郭沫若先生书法作品中自由草书题款的局部截图。
2、山东省博物馆基于丰富的藏品优势,集收藏、研究、社会教育三位一体,肩负着展示山东地区璀璨的古代文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普及自然科普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是展示齐鲁文明的窗口。
3、该馆馆藏历史文物14万余件,近、现代文物及文字资料13万余件(册),自然标本8000余件。
镇馆之宝
东平汉墓壁画(汉):2007年发现于山东东平县,是山东地区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艺术水平最高的壁画,填补了我省汉代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国早期绘画作品中的精品之作,在全国极为罕见。
红陶兽形壶(大汶口文化):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仿生陶器的红陶兽形器,在新石器时代发现的陶器中较为罕见,虽然是实用器,却造型生动,不失艺术情趣,是5000年前难得的一件艺术珍品,也是山东大汶口文化独特的代表。
甲骨文(商):原为清末罗振玉旧藏,1954年入藏山东博物馆,甲骨文总量居于在全国同类收藏单位前列,其中“鬼方”卜辞记载了商代的敌方部族,“鎷”是甲骨文中唯一带有“金”字旁的文字,“虹不隹年”则记载了彩虹天象,均为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
颂簋(周):1954年由山东文管会入藏山东博物馆,为传世青铜器中的珍品,流传有绪。该器器型庄重,铸造精良,是西周晚期典型青铜器,最为重要的是,器物内底和器盖有152字对铭,是研究西周社会历史重要的文字资料,其金文规整、典雅,是书法艺术的杰作。
蛋壳黑陶杯(龙山文化):制作精致、造型小巧、外表漆黑黝亮、陶胎薄如鸡蛋壳,其质料全部是细泥质黑陶,不含任何杂质,也无任何羼和料。一般有盘口、杯部,器柄、底座四部分构成,以其独特的大盘口作为器形的主要特征。薄陶壳是制作工艺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最薄部位多在盘口部分,薄者0.3毫米,个别有薄至0.2毫米的,一般在0.5毫米左右。柄部和底座因要承托上部重量,陶胎略有增厚,但常见也不超过1—2毫米。器身高度不超过25厘米,重量多数为50-70克。1960年山东潍坊姚官庄出土,整器为两部分套合,以轮制而成,器壁薄如蛋壳,表面乌黑光亮,是典型龙山文化的特征性器物,代表了中国远古时期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乃至放眼世界,也亦无堪比者。
鲁国大玉璧(战国):1977年出土于曲阜鲁国故城战国墓。玉璧是祭祀天地的礼器,代表礼制文化的最高境界。此玉璧为目前战国玉璧中形制最大的一件,玉璧两面都是三层纹饰,内外蟠螭纹,中间谷纹,器形规整,琢磨精良,是山东博物馆大厅穹顶玉璧的原型。
郑燮双松图轴(清):1954年入藏山东博物馆,此画是郑板桥中进士第一年送给肃翁的作品,图中一远一近两棵松树意寓同学品格高洁,树下有几杆修竹,怪石兰草,更是板桥擅长之笔。画中长篇题记,讲述了同学之间的情意,该作品书法绘画俱佳,保存品相极好,是板桥难得一见的珍贵作品。
亚丑钺(商):1965年出土于山东青州苏埠屯1号商墓,是商代礼仪重器、王权的象征,两面镌刻的铭文表明此钺的持有者是商代著名望族“亚丑”族群。该器器型硕大,十分罕见,是殷商末期青铜钺的典型代表。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西汉):1972年4月10日发现于银雀山汉墓。失传1700多年的《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同时出土,解开了历史上关于孙子和孙膑其人其书有无的千古之谜,被列为“新中国30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1世纪初,评为“中国20世纪(100年)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九旒冕(明):1971年出土于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鲁王朱檀墓,是中国截止2012年发现唯一一件保存完好的明初亲王冕冠实物,是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礼制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