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和东半球
从经度位置看,中国在东半球,从纬度位置看,中国在北半球,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赤道(0度纬线)——赤道以北的是北半球,以南的是南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
北半球陆地占39.3%,海洋占60.7%,地球上大部分的陆地(亚洲大部分、欧洲全部、非洲北半部、北美洲全部、南美洲极北部)及人口都在北半球。
东西半球的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西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是东半球,东经160度以东、西经20度以西是西半球,中国位于东半球。
东半球的陆地有亚洲绝大部分、南极洲的东部 、欧洲的绝大部分、非洲的绝大部分、 北美洲西北部的一小部分和大洋洲的绝大部分以及许多其它岛屿。海洋有太平洋西部、大西洋东部、印度洋。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太平洋西岸,亚洲东部。
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33.5′N)。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3°51′N,112°16′E) 。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瞎子岛(48°27′N,135°05′E)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约在中、塔、吉三国边界交点西南方约25公里处(39°15′N、73°33′E)。
大西洋形成条件
大西洋赤道流是由南北信风直接作用形成,并在赤道两侧自东向西流动。南赤道流自非洲沿岸以日平均20-55千米速度向西流,流至南美巴西桑罗克角时,受陆地“尖角”作用分为两支:北支为圭亚那暖流,南支为巴西暖流。南支厚度约100-200米。沿南美东岸南流,流至拉普拉塔河附近与福克兰寒流相汇进入西风漂流,再向东流在42°-48°间直抵非洲西南海域,主流继续随西风漂流东流;另一支流沿非洲西岸北流,形成本格拉寒流,寒流宽度、厚度较薄,流速较缓,向北直抵赤道附近,并与南赤道暖流相汇,构成一个南大西洋反时针的洋流系统。
北赤道流始于佛得角群岛,以日平均35-40千米速度横渡大西洋,流至小安的列斯群岛附近分为两支:一支沿群岛北侧流向西北,称安的列斯暖流;另一支穿过群岛进入加勒比海,与圭亚那暖流相汇称加勒比暖流。加勒比暖流从尤卡坦海峡进入墨西哥湾,然后从佛罗里达海峡流出,称佛罗里达暖流,流至北纬35°附近与安的列斯暖流汇合称墨西哥暖流,沿北美东岸北流,至北纬40°附近又同北来的拉布拉多寒流相汇,并进入西风带东流,称北大西洋暖流。暖流呈扇形散开,流到大西洋东岸,主流转向西欧以至西北欧沿岸,并继而向东北伸展至北冰洋。另一支洋流转而向南流,沿非洲西北海岸南下形成加那利寒流,流至佛得角群岛附近又分两支,一支与北赤道流相汇,构成北大西洋顺时针洋流系统;另一支继续南下并逐渐变暖,进入几内亚湾形成几内亚暖流。几内亚暖流与进入几内亚湾的赤道逆流汇合增强了几内亚暖流的强度,使几内亚湾内常年存在着一个热低压,有助于热带季风的形成和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