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灯泡发光的原理是什么 钨丝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2022-08-23 16:56:02

电灯泡主要的发光原理是通过灯丝灼烧进行发光的,而灯丝主要是由细钨丝绕成的,在玻璃之城的电灯泡之中抽走空气装入稀有气体,不燃烧的气体进行密封,当电流从电线传到灯丝之中时,由于灯丝电阻特别大就会产生高热,当这个热量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光。世界上第1个电灯泡是由爱迪生所发明的,而且,在爱迪生之前,另一个美国人亨利已经提前找到了同样的原理以及相对应的材料。

01

虽然说爱迪生是最后发明电灯泡的,但是在此之前有很多人研究过电灯泡的发明概念,在1801年的时候,英国化学家将铂丝通电发光,在1810年的时候发明了电弧,利用两根碳棒之间的电弧进行照明。

02

其实爱迪生最大的发现还是在于用钨代替碳作为灯丝,在此之后通过电气发明一种制造钨丝的方法,最终这种廉价的方法,让钨丝的制造问题得到了最完美的解决,这也让目前电灯泡的使用时间变得更长,而电灯泡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灯丝的升华方面,因为钨丝的细微电阻差别造成的温度不一的情况,在电阻比较大的地方温度就比较高,在电阻比较小的时候就不会发亮,所以说升华的就比较快,这也就会导致钨丝会迅速变细导致,电灯泡的寿命迅速下降。

03

因为这个因素,也就导致现在的电灯泡寿命一般都是1000多个小时左右,这个情况是没有办法改变的,目前也没有办法从源头上去改变天电灯泡的灯丝材料。

但是科学家们依然在尝试不断的去发现和寻找全新的材料去代替钨丝,希望电灯泡的寿命可以变得更长,为人类往后的照明做出更多的贡献。

钨丝发展历史

钨丝工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同照明灯泡工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英国电技工程师约瑟夫·斯旺经过近30年的研究,于1878年12月制成了以碳丝通电发光的真空灯泡。但这种灯泡存在着严重的缺点,主要是寿命太短。1879年10月,爱迪生成功制成以碳化纤维作为灯丝的白炽灯泡。将近20年后(1897年),碳丝被锇丝和钽丝所取代,但由于Os、Ta熔点较低,因而工作温度和光效低。

1879年爱迪生曾经试用碳灯丝且使用了数百小时。虽然“碳”有极高的熔点 (3550℃),但是却有着低的“升华”温度。在低温时直接由固体升华为气态,因此很容易消耗,使用寿命短。而且必须完全隔绝空气(会在空气内燃烧)。目 前几乎都是使用熔点为(3410℃)的钨丝,优点是低于熔点时其“升华”的速率较低。因此可以加热到较“碳丝”更高的温度。钨丝一样会在空气中燃烧,因此需要灯泡抽成真空。

为了避免灯丝的升华,灯泡内注入了惰性气体,这些气体主要为氩气(argon)并且不包含氧气。藉由碰撞使部份气化的钨原子能够重回灯丝。虽然惰性气体增 加了灯丝的使用寿命,但是也付出了一些代价。原本真空的灯泡内由于惰性气体的存在增加了热的传导与对流,带走了能量,于是降低了平衡的温度。升华的钨气于 惰性气体内形成微弱的粒子也藉由对流在灯泡内表面形成黑点。

1903年,根据杰司特(A.Just)和汉纳门(F.Hannaman)的专利,匈牙利首次制造出钨灯丝。它是将碳丝在含有自由氢的钨的卤氧化物蒸汽中通过电流加热到高温,使碳完全被钨置换。这样制得的白炽灯丝或多或少地含有碳,不仅脆性相当严重,而且灯泡在使用时,灯丝不断致密化,因而灯丝的电参数会发生变化。

1904年,杰司特和汉纳门认识到了碳对脆性的影响,采用无碳的粘结剂与钨的化合物混合,再挤压成丝,然后在氢中加热还原成金属。这种方法制得的钨丝非常脆,但由于它的光效要好得多,还是取代了碳丝、锇丝和钽丝用于制作灯泡。

上述这些方法都不能制备细钨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07年,一种低镍含量的钨合金问世,它是通过机械加工方法制备的,但是严重的脆性妨碍了它的应用。直到1909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库利奇(w.D.Coolidge)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得钨坯条,再利用机械加工生产出在室温下具有延性的钨丝,从而奠定了钨丝加工业的基础,也奠定了粉末冶金的基础。

然而这种“延性”钨灯丝在灯泡点燃后表现出明显的脆性。1913年,平奇(Pintsch)发明了钍钨丝(ThO2的含量为1%~2%),从而使白炽灯丝的脆性大大降低。起初,灯丝的下垂(见钨丝的抗下垂性能)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此时的灯丝是直丝,但1913年以后,兰米尔(Langmuir)将直丝改为螺旋丝,这样,当灯泡使用时,高的工作温度和自重的作用使灯丝下垂,因而纯钨和钍钨都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为了解决钨丝下垂和寿命短等问题,1917年,柏斯(A.Pacz)发明了高温下“不变形”的钨丝。起初,他在制备纯钨时采用耐火坩埚焙烧WO3,无意中发现用这种WO3还原所得钨粉制成的钨丝螺旋,经再结晶后异常神秘地不再下垂。随后,经过218次反复实验验证,他终于发现在钨酸(WO3·H2O)中添加钾和钠的硅酸盐,经过还原、压制、烧结、加工等制得的钨丝,再结晶后形成相当粗的晶粒结构,既不软又抗下垂,这是最早的不下垂钨丝。柏斯的发现奠定了不下垂钨丝的生产基础,直到现在美国仍称不下垂钨丝为“218钨丝”,以纪念柏斯的这项重大发现。

不过,最早生产的不下垂钨丝的脆性比钍钨丝严重,以致有些灯泡厂坚持使用钍钨丝作灯丝。但随着不下垂钨丝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逐渐认识到在氧化钨中同时添加K、Si、Al的化合物,可以使钨灯丝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抗下垂性能,同时经再结晶后又具有满意的室温延性。这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AKS钨丝”,即“不下垂钨丝”或“掺杂钨丝”,米尔掺chan纳(T.Millner)在1931年将这种改进的不下垂效应称为“GK效应”。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