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离别不舍但又必须走的诗有哪些 蝶恋花的格律是什么?

2022-08-12 09:09:29

1、云山万里别,天地一身孤。——陆苍培《咏怀》

2、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李白《江夏行》

3、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

4、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5、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

6、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7、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

8、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9、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10、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纳兰性德《送荪友》

11、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12、垂柳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晏殊《踏莎行》

13、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苏轼《昭君怨·送别》

14、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6、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王维《送别》

17、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18、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9、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许浑《谢亭送别》

20、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2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2、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23、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卢纶《送李端》

24、人如风後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25、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26、一曲离歌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韦庄《江上别李秀才》

27、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28、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29、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陆龟蒙《别离》

30、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格律说明

正体,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以南唐冯延巳《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一作晏殊词)。宋元人俱如此填。冯延巳词别首前段起句"霜落小园瑶草短","霜"字平声,"小"字仄声。第二、三句"瘦叶和风,惆怅芳时换","瘦"字仄声,"惆"字平声。第四句"旧恨新愁都不管","旧"字仄声,"新"字平声。第五句"卷帘双鹊惊飞去","卷"字仄声,"双"字平声。后段起句"心若垂杨千万缕","心"字平声。又一首"泪眼倚楼频独语","倚"字仄声。第二句"水阔花飞","水"字仄声。第三句又一首"齐奏云和曲","齐"字平声。第四句"忽忆当年歌舞伴","忽"字仄声,"当"字平声。结句"晚来双脸啼痕满","晚"字仄声,"双"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至杜安世词前段起句"秋日楼台在空际","在"字微拗。李石词前段起句"武陵春色浓如酒",平仄全异。宋元人无如此填者,恐汇参作图,其体莫辨,附注于此,填者审之。

变体一,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以宋沈会宗《蝶恋花·渐近朱门香夹道》为代表。此词与《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同,惟前后段第四句及换头句平仄异。《乐府雅词》名"转调蝶恋花"。转调者,移宫换羽,转入别调也,字句虽同,音律自异,故另分列。按沈词别首"溪上清明"词及杜安世"整顿云鬟"词、"池上新秋"词,贺铸"桃叶园林"词、"排办张灯"词,张元干"祥景飞光"词及魏氏"记得来时"词,俱与此同,可以参校。沈词别首前段起句"溪上清明初过雨","溪"字平声。第二、三句"春色无多,叶底花如许","春"字平声,"叶"字仄声。第四句"轻暖时闻燕双语","轻"字平声。第五句"等闲飞入谁家去","等"字仄声,"飞"字平声。杜词后段起句"新翻归翅云间燕","新"字、"归"字俱平声。第二句"金缕衣宽","金"字平声。贺词第四句"离索年多故人少","离"字平声。魏词"泪湿海棠花枝处","海"字仄声,"花"字平声。沈词别首第五句"绿杨风里黄昏鼓","绿"字仄声,"风"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至杜安世"别浦迟留"词与"任在芦花"词,两结句亦拗体者,又与此微异,因字句悉同,注明不另录。

变体二,双调,六十字,前段五句两叶韵、两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以宋石孝友《蝶恋花·别来相思无限期》为代表。此亦与《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同,惟前段平仄韵互叶异。按此词"期"字、"伊"字在平声四支部,余皆上声四寘部、去声四纸部中字也,即古韵所谓本部三声叶者。宋词间用古韵,与《中原音韵》纯乎北音者不同。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