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中的幽默是哪个国家的舶来词 万荣笑话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2022-07-29 14:28:26

英国

中文“幽默”是从英国泊来的。幽默并不是自从汉字诞生就有的词汇,大多数人认为该词为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于1924年将英语单词“humor”译成中文,并一直沿用至今。

中文“幽默”是从英国泊来的,幽默并不是自从汉字诞生就有的词汇。大多数人认为该词为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于1924年最先介绍入中国,对此,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会委员、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张继平认为并不确切,张继平介绍说,第一个将英语单词“humor”译成中文的应该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时间比林语堂首次使用“幽默”的译法早18年。

王国维在1906年出版了《屈子文学之精神》一书,书中普议及“humor”一词,并将其音译成“欧穆亚”,认为“欧穆亚”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但并未展开论述,以后也未再议。1924年,林语堂在《晨报》副刊上连续撰文,定“幽默”为“humor”的汉译名。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humor”一词的中文翻译第一人应该是王国维,“humor”进入中国已整整100年。

据了解,“幽默”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屈原的《九章·怀沙》:“煦兮杳杳,孔静幽默。”此处的“幽默”意为“幽默无声”。然而,“幽默”一词作为音译的外来词,与古汉语词语“幽默”并无关系。只是随着“幽默”一词新义的淬,“幽默”作为古汉语词语的本义逐渐被新义所取代。林语堂解释道:“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与粗鄙的笑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林语堂把“humor”译为“幽默”,当时许多文化名人也持有异议。鲁迅曾认为它容易被误解为“静默”或“幽静”,而觉该译法不妥。翻译家李青崖主张译为“语妙”、但“语妙天下 ”是句成语,有“光说不做”含义。语言学家陈望道拟将其译成“油滑”,又觉不够确切,且有轻浮之嫌。后来,语言学家唐栩侯又将其译作“谐穆”,认为一“谐 ”一“穆”构成“humor”整体。最终,林语堂的翻译方法被世人所认可,一直沿用至今。

自20世纪20年代起,林语堂和中国新文学运动旗手鲁迅一起,运用幽默手法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斗争,在初中中探索幽默理论,并创造了基调高亢、语言诙谐、讽喻犀利的“语丝体”散文,而林语堂本人也被称为“幽默大师”。

χυμ词源含义:英语、法语中的humour一词来自古希腊医学,他们相信人类身体有四大类液体控制健康及情绪,称之为“χυμ”(chymos),大意是指汁液,它们包括血、黄胆汁、痰及黑胆汁,抑郁是由于体内“黑胆汁”过盛所致,而解决方法正是开怀大笑。英国人以Humour一字演化成有趣的意思,1924年林语堂按照英文翻译成幽默一词。

英语中的humour也可写作humor,但两个词又有所差别。而且,在西方世界中,Humour一词并不一定都含有有趣的意思。法文中的humour(或写为Humeur),是指心情,而不存有幽默之意。剑桥大学解剖学家约翰·赫非特(John Hadfield)认为,虽然人类已开始掌握愤怒、抑郁的机制,但对发笑的认识仍十分有限。为什么我们看见政客在电视上打喷嗤会发笑,依然是个谜。

历史渊源

万荣笑话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时荣河县谢村的"72挣故事"。当时,谢村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大村子,村内文化人多,且村民性善诙谐幽默,爱讲笑话。因笑话中反映的主人公有一股倔劲、犟劲、执拗劲,认死理,不服人,争强好胜,故当时叫"谢村挣"。这些笑话经过口头传播,不断加枝添叶,加工拔高,使其更趋完善,成为人们喜爱的"保留节目"。

万荣笑话前身"72挣"保留下来的段子主要有:《立碑为证》《骑上驴寻驴》《他是我小子》《晒儿子》《我把你背出去》《剪布袋》《你爷就不是正经种》等等。文化大革命中,本县一些文化人,又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创作了《路线是个铜》《无姜就没味了》《反正是成立啦》《老校长卖羊》等等。这些笑话在内容上更贴近现实,在形式上既保留了原来"挣"的特点,又有其风趣幽默的一面,人们把它叫做"新72挣故事"。1998年,万荣人马力等三同志编辑的《万荣72zeng笑话》出版发行,其中收录了216则笑话,它是首次成书出版的"万荣笑话"代表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人们继承了过去"72挣故事"的精神灵魂,编创、繁衍、升华出如《印名片》《中共万荣凉粉摊》等许多脍炙人口、喜闻乐见的万荣笑话。1998年~2001 年,由山西日报资深记者管喻同志编著的1~5卷、累计7本的《万荣新笑话》,其中收录了720则笑话。2004年,由万荣县政协出版的《万荣笑话库》收录了笑话几千则。它是笑话内容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万荣新笑话"的代表作。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