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
皮影戏起源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上海戏剧学院为皮影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文化特征
唱腔唱词
在念白上,盖州皮影戏多采用盖州当地口语、乡音俚语演岀,由于受方言语调的直接影响,盖州皮影戏的唱腔较为犷豪放、短促平直,多数不掐嗓演唱。唱髯、净,用本功嗓;唱生、旦,用背功嗓;唱丑,本、背功结合,俗称阴阳嗓。
盖州皮影戏唱词的词牌有固定格式,如"三顶七"词格,从三字句写到七字句,每式两句,格式为"三三、四四、五五、六六、七七"等,一般不可破格。还有"三栓""搭拉句子""啰嗦句子"等,句式严谨。
伴奏乐器
盖州皮影戏所用乐器分文场、武场两个部分文场为吹拉乐,主奏乐器是一种竹筒木板四弦,琴筒内径10-12厘米。因琴筒较粗又蒙木板儿,音色圆润醇厚,音量大,为次中音乐器,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盖州当地艺人称之为"大弦儿"。其他乐器还有二胡、扬琴、笙、笛、呐等。武场即打击乐,常用的乐器有底鼓(有的以梆子代替)、板、堂、锣鼓、铙钹、手锣等。多数民间影班,底鼓、板、大锣、铙钹一人兼奏,肩负着剧中人物出、入、念、打,唱腔的开、收、转、落,掌握剧中情节节奏的重任。
人员分工
盖州皮影戏一个影戏班子由5-9人组成,戏班中艺人的分工包括拉、打、贴、拿。"拉"是指拉四胡,四胡为乐队主要伴奏乐器;"打"是指敲鼓,并负责指挥唱、念、做、打;"拿"是指操纵影人;"贴"是"拿"的助手,配合表演。
表演道具
盖州皮影创作借鉴了很多戏曲装饰风格,山川日月、花鸟鱼虫、建筑车马、家具用品应有尽有。无论是场景还是人物,特别追求细节部分的刻画,在造型上也保留了清代皮影的特色,在人物造型上,生、旦、净、髯、丑五种戏曲人物造型均有。
盖川皮影戏的影人造型很多都来源于滦州皮影戏,所用的影人长约六寸七,即所谓的"中影",影人有大、中、小之分,一段大影长约八寸,小影长约五寸,这种影人装饰性较强,造型上有一定的变化发展,线条复杂,纹饰多变,注重通透效果,色彩鲜艳。
盖州皮影在用料上,选当年生幼龄毛驴,活杀放血,用上乘部位的皮,刻出的影件通体透明艳丽。雕刻工艺考究,多种线条巧妙结合,流畅生动。运用不同的"刀口线",结合齐、尖、圆、断各种刀口的通用,使影件生动逼真。着色采用矿物色,透明而不易褪色。盖州皮影的影人造型与中原的"秦晋皮影"、南方的"闽粤皮影"有明显区别。盖州皮影戏讲究场面的铺排装饰,布景道具大小差距较大,雕工较为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