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证书在报考需要有普通话级别的职位时,可以起到证明的作用。普通话水平证书是证明普通话水平的,为了将来毕业之后在社会上与更多的人交流,学习普通话,考普通话等级证书很有必要。这不仅能给自己的形象加分,更是以后求职时候的“通行证”。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是证明应试人普通话水平有效凭证,证书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一印制。专业与以下职业相关的同学应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达到规定的等级,以备日后的求职需要:
1、师范系统的教师和毕业生,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其中普通话语音课教师和口语课教师必须达到一级;
2、普教系统的教师以及职业中学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
3、非师范类高等院校的教师以及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
4、广播电视教学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
5、报考教师资格的人员,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
6、国家级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一级甲等,其余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达标要求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另行规定;
7、电影、话剧、广播剧、电视剧等表演、配音人员,播音、主持人专和电影、话剧表演专业的教师和毕业生,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一级;
8、其他应当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如公务员、律师、医护人员、导游员、讲解员、公共服务行业的营业员等),其达标等级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特点由省级语委确定。
语词历史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1949年新成立的北京中央政府确定现代标准汉语由国语改称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