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不只是一见倾心的萌动,也不是两情初悦时的激情。爱情,是一场长久的角逐,又是一次写尽余生的相依。只有势均力敌地帮助彼此成长,又在精神与生活中彼此相依,爱情才不会在漫长的时光中褪色,才能守住日夜相伴的幸福。
《幸福关系的7段旅程》的作者安德鲁·G·马歇尔认为,爱并不止一种:第一种爱叫做迷恋。即对方对你有强烈的吸引力,你们之间的爱浓烈而愉悦,天雷勾动地火,强烈的迷恋或生物性吸引,并不长久。迷恋时的盲目,是冷却后的后悔。这样的迷恋,既是一种愉悦,也是一种诅咒。
第二种爱——依恋。依恋被称为“成熟的爱”。依恋会使你在失去恋爱的感觉时,用一种新的角度去欣赏对方,为对方感到骄傲。有很多恋爱或结婚几年的夫妻会说,我还爱对方,但我没有恋爱时候的感觉了。这就是缺乏依恋造成的。
如果你愿意重新认真地倾听对方、与对方分享感受、抽出时间重享二人世界,就会滋养出依恋的爱。这种爱可以重燃迷恋结束时失却的激情,并且进入持续更久更稳定的幸福关系中。
依恋的爱能让你不断发现更好的对方,爱情保鲜的秘诀莫过如此。《幸福关系的7段旅程》中说,我们把陷入恋爱与维持爱情视为“魔术”,因此故意选择用神秘包装它,但了解爱的本质却是重燃爱火的第一步。审视你的爱是迷恋还是依恋,将迷恋转化为依恋,并尽力地去呵护它成长,就能找到彼此相依一生的幸福。
爱情起源的理论
进化论
这一理论认为,爱情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的机制,其存在可以维系夫妻间的合作,以便更好地照顾新生儿。美国生物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Helen Fisher)认为,最强烈的爱情关系大约维持四年,这一时间段刚好适合婴儿出生,且最需要父母照顾。如果这对夫妇有第二个孩子,"四年之痒"则会延长为七年。对这一理论的主要批评是,"女人和孩子需要依靠男人才能生存"的观点在如今已经不成立,女人可以独立生育和抚养孩子 。
学习论
与进化论将爱情视为天生的不同,学习论认为爱情可被看作是由高频率的积极行为引发的,强调爱情可以根据伴侣对特定行为的反应而发展,例如互相微笑、赞扬、触摸、为对方做事等。反之,失恋的人可能对对方有高频率的消极行为。但这一理论没有考虑到的是,为什么人们也愿意跟不会与之恋爱的人做出积极行为,以及为什么尽管有消极行为,一些情侣还会继续维持恋爱关系 。
社会学论
美国社会学家艾拉·赖斯(Ira Reiss)提出轮盘模型来解释爱情的发展--轮盘由和谐一致、自我表露、互相依赖、个性需要的满足四个阶段组成。在和谐一致阶段,双方对与对方相处感到舒服,想知道另一半的过去,想要深入发展关系。这样的需求会带来自我表露,双方向另一半表达一些关于自己、对方及两人的关系等亲密话题的想法,这些交流会让双方感到信任,加深两人的关系。随着自我暴露,两人变得更加亲密,会因对方的出现感到开心,形成依赖感。这种互相依赖的感觉与个性需要的满足有关,爱与被爱的需要、信任与被信任的需要等都会在恋爱关系的发展中显现出来 。
精神性爱论
在这一理论中,爱情被描述为一种人们渴望但由于社会限制而不能表达的性需求。在弗洛伊德生活的时代,由于人们在结婚后才发生性行为,从第一次见面到发生性关系的过程被社会性推迟,这就带来了爱情感觉的发展,当婚后可以满足性需求后,爱情也随着婚姻的到来而消亡。这一理论也存在争议 。
生化论
爱情的产生可能也有生化基础。例如催产素(oxytocin)在情侣间的性唤起过程中发挥作用;苯乙胺(PEA)使情侣们感到精神愉悦,精力充沛,这一物质也会促使身体建立起耐受力,因此或许可以解释热恋随着时间而衰退的现象。但该理论也只能解释爱情产生机制的一个方面,因为仅仅有化学物质仍然不能创造爱情,认知同样是重要的 。
依附论
爱情依附论强调生命的主要动力是与他人结合。人们对爱人有种像孩子一样的情感依附,也会有较高水平的承诺与奉献,这种依附关系本身也对双方有利。但这一理论的争论点在于,不是所有人都有情感上的依附需求,有的人会选择独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