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伙伴们来说,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往往对我们的生活质量会有所提高。因此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首先要做好合理的规划,并且落实到位。其次还需要让我们居住的环境尽可能的收拾干净,让室内处于通风干净的地方。
01
小伙伴们想要自律的话,需要做到早睡早起,不经常熬夜,加班等等。一般在睡觉之前,也要洗脸洗澡,换上干净的睡衣。
02
可能有些小伙伴觉得自己太早睡觉睡不着,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的听一些轻音乐,看一些美文之类的书籍,从而有效的帮我们快速进入到睡眠的状态。
03
其实对于小伙伴们来说,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也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将自己的时间合理的分配,比如说早上可以适当的背书。另外在空闲的时候,也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04
其实小伙伴们想要实现自己自律的话,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情况,比如说一年出去旅游两次,拓宽视野。另外也需要健身,并且要保养好自己的肌肤等等。
基本道德素质
自律就是遵循法规,自加约束。
学校教育的终极关怀是什么?很明显是人生命的自由成长,人道德生命的自由成长更应当是学校道德教育的追求。我们的教育是为了每一个生命的丰满、发展和幸福,是为了营造学生明丽澄澈的人生,是为了引领人由理性的必然王国迈向精神的自由王国,实现生命的质的提升。概言之,道德教育的理想是培养有高度自律道德的人,即让学生学会自律。马克思也说过:“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有些学生认为现在能遵守纪律了,但实质上是被动的“服从、明了、适应”,并没有养成真正的良好行为习惯,有时浅尝辄止,远远没有达到自律。
某些时侯老师对学生提出“能怎么样,不能怎么样”的要求,这是外在要求,学生并未从思想上接受,在性质上讲,它是一种强制的、外塑的、封闭的教育,没有体现人的生命的独特性与主体性;在目的上,它试图通过刻板的、简单的、统一的方法与措施将特定社会要求的固定的道德价值观与道德行为规范复制给学生;在内容上,它让学生“学会”或“知道”一些“有关道德的”知识或概念;在方法上,它通常诉诸说教、规劝、纪律、强制、训诫、奖惩等等。通过灌输,学生“明白”或“掌握”了一定的“道德知识”;通过灌输,学生“服从”或“遵守”了来自外部的规范和束缚。学生似乎变得“听话而且有道德”了。道德教育似乎“成功”了,然而,究其实质,这种缺乏主体自由意志的纯粹外塑的、他律的教育根本不具有真正的道德意义,道德教育的影响根本没有深入学生的灵魂内部,学生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没有真正得以养育形成,学生所表现出的言行只能是表面的甚至是虚假的。因此,我们不难理解有的学生为什么会“有口无心”,“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甚至“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了,如有极少数素质差的学生当面不丢垃圾,背后乱抛垃圾,当面拾纸,背后不捡,如初三贲某。
现代人们认识到教育的最佳形式是“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律性”的德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崇高使命。道德教育理应是学生主体“自己塑造自己”、“自己构建自己”的活动,而不是被动地“被塑造”或“被模造”的活动。对道德教育的认识也应从“服从、适应”的接受层次提升到“自主、超越”的发展层次,即追求自律,说通俗点就是要思考“哪些改做,哪些能做,哪些不可以做”,要有自我约束的能力,自律是优秀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学校所提出的行为规范不是哪个机构的约束,应该是转变成学生自我完善、发展的需要;学校道德教育不应是一种异己的力量,而是一种“化我”的动力;学校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具有规范作用,更重要的是具有导入人境遇的功能,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不是为了学生的“道德认识”,而是学生的“道德内化”;学校道德教育追求的不是制造“规范人”,而是培养“文化人”。如果一个学生不管在何种情况下能将手头的垃圾主动送入纸篓或垃圾筒;如果一个学生在没有旁人的情况下,能主动地捡起丢弃在过道上的废纸;如果一个学生面对他人有损坏公物的行为而主动制止或能主动维修……这样的学生我们认为他已基本到达了“自律”的层面,他已具备了一定的道德素养。而这种境界,也正是我们学校道德教育所努力追求的。
同学们,自律就是战胜自我的过程,不妨试一试强迫自己将做错的事情改正3~5次,或试着去做3~5次自己原来不想做但能做到的好事,你会真切的感受到自身的提高和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