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炸锅还能不能用?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01
空气炸锅、炸鸡块、炸排骨、炸藕盒……金黄香脆、外酥里嫩的油炸食物,是否让您垂涎欲滴?油炸食品虽然好吃,可是高脂肪、高热量不利健康,怎么办?自从宣称“无油”“少油”的空气炸锅问世,不少人如获至宝——不放油或少放油也能做出酥酥脆、嘎嘎香的食物,满足味蕾的同时还能减少油的摄入量,简直两全其美!
02
可这两天,一则“专家不建议多用空气炸锅”的消息冲上热搜,称空气炸锅的高温加热会使食物产生潜在致癌物丙烯酰胺,有致癌风险,且“高温下很多营养素会流失”“容易造成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足”。对此,很多网友却并不买账,甚至有人说“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了,再建议下去,啥也不能吃了”。
03
很快,反转来了。不少营养学专家发文辟谣——丙烯酰胺的产生不是空气炸锅的错,只要食物里有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经历120℃以上高温,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丙烯酰胺。也就是说,人们平时用普通锅具高温煎炒、油炸、红烧或烤的食物,都或多或少地含有丙烯酰胺,但人们总体摄入的丙烯酰胺量并不多,因此不必过于担心。与传统油炸相比,空气炸锅可以减少油脂的使用,对健康还是有益的。不过,要想健康饮食,还是得少吃油炸食品,使用空气炸锅时,尽量调低温度、缩短加热时间,同时注意控制频次。
04
其实,这则消息说的“不建议多用空气炸锅”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很大原因在于支撑观点的理由站不住脚,抛开剂量谈危害,很容易造成危言耸听。丙烯酰胺虽是潜在致癌物,但只要摄入量在安全范围内,又何必杞人忧天?判断一个事物健康与否,既要讲清楚前提,要有频率与量的考量,也要具备一定的常识。“高温下很多营养素会流失”“容易造成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足”之所以让人无法接受,是因为其严重脱离现实,试想有多少人会一日三餐只吃空气炸锅做的食物呢?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普遍的健康困扰不是油摄入不足而是过量,如此经不起推敲的说辞,怎能不让人反感?
05
有关健康信息的传播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不可不慎。无论是信息传播者还是平台发布方,都要力求所传播的健康信息真实、准确、客观,对与常识相悖、表达极端的内容要引起足够警惕,让错误的信息没有容身之地。
常识问答
问: 空气炸锅用油吗?
如果本身是含有油的食材,如肉类,海鲜类,冷冻薯条,不需要加油也能做出美味口感,如果食材本身不含油,如蔬菜/新鲜薯条,加一勺油就可以做出和传统浸在油中的做法。
一样的美味口感。它的原理是利用高速空气循环系统,模拟热油效果,快速加热和脆化食物,从而做出和油炸类似的外酥里嫩的口感。
问:专利高速空气循环系统的奥妙在哪里?
第一步:是使空气通过顶部烘烤装置快速加热
第二步:通过大功率风扇在食物篮内部急速循环的热流
问:多吃油的坏处和少吃油的好处?
油的主要成份就是脂肪,过多食用肯定对人体有损害,无法消耗的热量就会堆积在身体内形成脂肪,造成高血脂,高胆固醇等疾病。 空气炸锅不仅不需要像传统油炸锅那样把食物浸在油中,而且肉类的食材在烹饪时逼出来自身的油也会从炸篮中滴下来,这样最终摄入人体的油脂就更少,相应就更加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