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森留学洞察:招生官适合做留学顾问吗?

2020-07-06 16:00:37

中国的家长,大概是天底下最在意子女教育的一群人了。

重视教育,既是儒家文化熏陶下的自然反应,也是在现实考量后的理性选择。因为教育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它还能塑造孩子的思维模式、完善孩子的人格、界定他们所在的圈层,并给了他们向着更高阶层跃迁的敲门砖。

正因为如此,没有家长不把高考当做孩子的头等大事。也正是基于同样的原因,有条件的家庭都会尽力让孩子走出国门,让他们见识更大的世界、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

留学是决定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乃至决定孩子人生的大事,故而不得不慎重。因此,家长们自然会选择最好的留学顾问,让他们运用自己的阅历、学识,为孩子设计出最佳的申学与职业发展路径,提升孩子升入名校的概率。

为了响应家长们的迫切意愿,一些留学机构招募了名校的前招生官,让他们来担任孩子的留学顾问。

所谓“招生官”,恰是掌握着留学生们“生杀大权”的一群人。对于那些终日为Offer提心吊胆的学生们来说,这个头衔带着天然神圣的光环,令人不禁想要膜拜。

然而,我们理智地去想一想:招生官,真的就适合做留学顾问么?

1. 何谓招生官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搞清楚:“招生官”究竟是份什么样的工作?

招生官的工作职责是审核申请材料,筛掉不合格的申请者,并把自己认为出色的候选人推荐给决策委员会;高级别的招生官还会参与招生决策。他们的核心专业技能是“评判”,即评判申请者的背景、条件、能力、素质等是否符合校方的标准与政策。

故而,有招生官背景的留学顾问,能比较客观地评价申请者的优劣势,找出他们与报考院校之间的匹配度与差距。然而,“知道差距”只是个开始,对留学顾问来说,更重要的工作是帮助学生弥合差距、提升申请准备度与竞争力。而这个环节也正是顾问工作的难点所在。

但很可惜的是,对于这一点,招生官懂的并不比一般人更多。绝大多数的招生官没有一线的教育或培训经验,他们既不知道如何为学生做规划,也不知道该如何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素质,更不知道该如何激发学生内生原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如美食家不一定会做饭、足球评论员不一定会踢球、影评家多数不懂拍电影,招生官也未必具备教育者的素质。

招生官与留学顾问之间的距离看似近,但二者实则走在互不相交的平行线上。

这些年,留学机构的快速扩张,客观上导致留学顾问平均水平的下降。这让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觉:留学顾问似乎是一份“谁都可以做”的工作。

但实际上,留学顾问对人的要求是极高的。因为“留学”并不只是“换个地方去读书”,它需要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人生进行周密的规划。准留学生需要先想清楚“我是谁”、“我的优势在哪里”、“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以及“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方能清晰地定位自己,从而能够有机成长、写出有竞争力的文书、让校方看到自己的独特优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元核能力、思维能力乃至意志力都会得到磨炼。他们也会明白:自己该选择什么样的院校与专业,未来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不过,绝大多数准留学生并不具有这样的自省力与元核能力,所以他们需要留学顾问为自己指点迷津,带领自己不断前进。因此,一位合格的的留学顾问,应当具有出色思维能力与元核能力、乐观进取的工作态度、丰富的成长经历以及人生洞见。

具有上述素质的招生官自然是存在的,但可惜的是,他们的数量并不多。

要知道,招生官这个职位看似光鲜,其实并不算是什么理想工种。首先,这个职位的收入并不诱人,平均年薪收入只有金融、律师等热门职位的一半;其次,招生官的工作繁忙且重复性高,申请季每天要审阅海量的申请材料,人们既从中找不到乐趣,也得不到成长。说得不客气点,这份工作既无实惠,亦无情怀。

这必然导致一个结果:优秀的人才往往不会去当招生官。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名校的招生官很多不是名校出身,而是毕业于次一等的院校,在校学习成绩也一般不是全A。毕竟,名校的全A优等毕业生可以有更好的出路。

这也导致了招生官这份职业的流动性极高,多数人做了两三年便离开了。那些固守招生官职业多年的人,多半也不是因为热爱这份职业,而是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可想而知,绝大部分的招生官都达不到专业留学顾问的要求。留学机构聘用前招生官,更多地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这个群体的薪资水平其实不算高,但又有很好的光环效应。“聘用前招生官”实际上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宣传行为”

2. 评判标准的失真

综上所述,留学顾问的“前招生官身份”,并不是一个“加分项”,甚至在很大程度是个“减分项”。当然,社会上也存在一批非常出色的招生官,但行业整体的薪资水平与工作性质决定这个群体的平均素质并不突出。

前招生官还是有其价值的。比起“主留学申请顾问”,他们更适合扮演“材料预审官”:帮助申请者预审申请材料,评价他们的材料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

——只是,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前招生官都能对材料做出准确的评估。

首先,招生官之间也是有分工的,不同招生官审核的人群也不尽相同。众所周知,美国高校对美国学生的评判标准最宽松,对国际学生的评判标准就要严格很多,其中对中国学生的评判标准最为严格。如果一名招生官之前审核的都是美国学生,那么他对中国学生的评判很可能就是有失偏颇,他认为不错的材料可能并没什么竞争力。

还有,各大高校的招生政策往往在5年左右就会有一些评判维度或标准等级的变化。而一位招生官在离开学校三五年后,通常就与学校脱离了联系,对学校的认知也就过时了。此时,他们便无法再对材料做出精确的判断。而讽刺的是,市面上有着“前招生官”背景的留学顾问,多数都离开学校10年甚至20年以上了——要知道,10年前、20年前美国招收国际生的标准还很宽松,中国学生间的竞争也远不像今天这么白热化。

这些“前招生官”们,拿着自己10 年甚至20年前的经验为学生出谋划策,实在无异于刻舟求剑,对学生们不能起到半点帮助,甚至会误导学生。

而问题不仅仅是他们对学校不再熟悉。他们面临更深刻的困境:他们已经失去了激情和热忱,没有梦想、不再进取,不再能和年轻人共情,也不再能对学生们的心境感同身受。他们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条无形的鸿沟,他们的话语也不再能调动学生们的热情。

3. 招生官之殇

但对于这些现实,多数家长是并不知情的。“前招生官”的头衔,仍然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令他们愿意为此投入高昂的留学费用、愿意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他们。而结局往往都不尽如人意。

吴明(化名)的留学顾问Raymond(化名)就是杜克大学的前招生官,名头响亮(但此人的本科毕业学校则排名50左右,之后读了硕士)。一开始,吴明对他的印象相当不错:Raymond为人热情、沟通及时,在吴明感觉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也给了他许多的鼓励。但在写文书的时候,Raymond的指导却颇令吴明困惑:Raymond总是在谈原则,虽然让吴明回顾成长、找出自己的亮点与独特性,却做不到对吴明的特点洞察、给不出很具体的指导意见,也无法激发吴明的深度挖掘与创造性思考。这既不能帮助吴明锁定独特的文书主题,也不能设计让人过目不忘的文书风格与结构。

更有问题的是,在吴明自己摸索着完成了主文书并修改了两版之后,Raymond对这份文书大加赞扬。实际上吴明自己一直觉得不够好、不满意,但是Raymond却说不用修改了。吴明便让自己的父亲看了看。看完这份文书后,吴明的父亲果断做了个决定:立刻给吴明重新找个文书顾问。在新顾问的指导下,吴明的文书终于开始像样了起来,最后成功录取USC。

提起Raymond,吴明也说不出他到底哪里不好,只是怎么也想不出“Raymond究竟给自己提供了什么帮助”。回忆整个留学咨询的过程,吴明评论道:“与其说他是一位申请顾问、文书老师,倒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个陪我聊天的‘知心大叔’。”

不可否认的是,Raymond对吴明还是用心的,只是他的招生官经历在文书指导方面实在派不上什么用处。而学子们更常遇见的是既无能力、亦无责任感的“招生官式”顾问

这些“前招生官”们往往只会对学生提出一到两次不疼不痒的建议,然后便把学生晾到一旁“玩失踪”。绝大部分的申学工作,其实都是由中国本土的“廉价”顾问完成的,这些顾问一个人要带几十个学生,因而所谓的文书指导也都是在“套模板”,做出文书全都“千人一面”,其质量可想而知。

靠着“挂名”的招生官和流水线般的服务,留学机构大大节省了成本,赚足了钱。

只是苦了那些信任着他们的学子们。

4. 何去何从

在交易中,信息较少的一方总难逃“被宰”的命运。

而“前招生官”顾问的盛行,恰是信息不对称的结果。一些无良的留学机构利用了国内家长对“招生官”这个岗位的不了解,便“以次充好”,收取高价。

准留学生的家长们若想购买到真正优质的服务,还是需要回归本质,找到那些真正优秀的留学顾问,而不要被“招生官”、“教育参赞”这样的头衔蒙蔽了眼睛。

评判一名留学顾问时,其本科学历和在校成绩是更好的鉴别标准。有醒目头衔的人不一定优秀,但能考进顶级名校、并以优异成绩毕业的人,一定有不俗的、满足名校录取标准的素质,而且这些人也有考进藤校的一手经验与类似经历,是更好的顾问人选。此外,一个好的文书顾问,自己一定是写得一手好文章,尤以文学社科相关专业毕业的为佳。还有,顾问并不是“越老越好”,中老年顾问们离开学校太久,大多已经缺乏激情与梦想,并脱离年轻人太远。在指导准留学生时,往往不如20、30岁青年顾问更得心应手。

其他的鉴别标准还有很多,比如这个顾问是否头脑清晰、是否能力多元、是否激情进取、是否有爱心与耐心、是否能理解学生、是否能调动他们的激情。这些都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前招生官”头衔就能涵盖的。

因而,在挑选留学顾问时,家长们一定要擦亮眼睛。

毕竟,这可是关系到孩子一生前途的事情。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