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广州发布,今天早上,广州越秀、海珠、茘湾、番禺等多区下发通知,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修订版)》,中小学校人员需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校园内,学生和授课老师无需戴口罩;学校进出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新华社资料图
延伸阅读:
河南省教育厅:中小学校园内,学生和授课老师无需戴口罩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明电〔2020〕14号)和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豫疫情防指〔2020〕28号),现就教育系统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01坚持科学预防
1.科学佩戴口罩。严格遵照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修订版)》和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印发的《大专院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订版)》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订版)》有关要求,引导低风险地区师生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大中院校师生在确保有效通风换气、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情况下,教职员工和学生无需戴口罩;在封闭、人员密集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需戴口罩。中小学师生需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校园内,学生和授课老师无需戴口罩。托幼机构,因幼儿特殊生理特征,不建议戴口罩;托幼机构教师需戴口罩。学校和托幼机构进出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确保有效通风换气、保持人员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情况下,会议室参会人员无需戴口罩。
2.减少人员聚集。学校要严格活动管控,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减少参加聚集性活动的人员,引导师生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式场所,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学校食堂采用错峰用餐,避免学生集中用餐,并保持用餐距离。
3.做好通风消毒。严格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消毒指南》,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以及校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进行通风换气、清洁消毒,并做好日常登记。空调使用,严格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夏季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指引》执行。
4.抓好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方式,持续开展以防控传染病为重点的健康教育,引导师生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注重营养均衡和合理膳食。落实《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有关要求,经常性对学生视力进行检测,引导学生科学用眼。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广泛提供心理疏导服务,预防“疫后综合症”。
5.坚持科学锻炼。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要求,因人施策优化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师生体育活动应安排在户外或通风较好的体育场馆进行,一般保持1.5米间距,尽量减少接触。不得佩戴N95口罩进行体育运动。低风险地区学生在校参加体育活动时不需戴口罩。课前应充分做好热身运动,课中要合理调控运动强度和密度,课后及时休整。
6.定期开展演练。进一步加强防控应急教育,完善应急预案、工作方案,经常性组织实战演练,确保师生熟悉应急预案主要环节,提高应急能力。
02把控重点环节
1.落实“四早”要求。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工作要求,做好师生信息排查和健康管理,落实晨午检、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和登记等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师生身体异常症状,对在校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师生,第一时间上报有关部门实施隔离,及时移送定点医院就诊,同时做好对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跟踪管理。
2.严控重点场所。按照《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和流程图》等规范标准,严格把好校门,落实“五个一律”要求,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返校,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师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持续强化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区域,宿舍、食堂、超市、浴室、家属区等生活区域的防控措施。合理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运动场所、图书馆、会堂、展馆等室内场馆,避免大规模人员聚集。
3.关注重点群体。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对无症状感染者、境外回国人员、已治愈患者等,精准划分重点人群,分类做好精准防控。继续推动核酸检测工作,根据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和工作实际,及时调整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新冠肺炎检测范围。对来自或开学前14天内到过中高风险区的师生,以及确诊后治愈的或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过的师生,主动引导其返豫前在当地完成检测,并持有效检测证明返校。武汉市来豫返豫人员,按照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要求执行。鼓励具备条件的教职员工在开学前,按照“愿检尽检”的原则接受核酸检测,及时发现可能的无症状感染者,降低学校聚集性疫情发生的可能性。境外师生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返校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返校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和自我健康监测,入境后严格执行当地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和隔离医学观察,解除隔离后且身体健康方可返校学习和工作。
4.抓好食品安全。要严格落实校园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按照学校食堂管理和食品安全工作有关文件要求,全面排查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严格执行食品原材料定点采购、索证索票、出入库登记、食品留样和中小学校领导陪餐制度,积极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加大对学校环境卫生、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等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开展食堂及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防食品安全问题。
5.做好其他传染病预防。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地传染病流行情况,综合考虑季节变化因素,做好结核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等各种传染病和肠道疾病的预防工作,严防聚集性疫情,避免在疫情防控形势下产生放大效应。对出现的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例,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
03强化基础保障
1.保障防疫物资。各地各学校要会同有关部门保障学校防疫物资储备充足、可持续供应,加大对条件薄弱学校改善卫生基础设施和防疫物资配备的支持力度。
2.保障人员配备。要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和疾控部门加强联系,解决好校医和卫生专业人员配备等问题,确保学校专业卫生人员保障到位。要通过聘任“卫生副校长”“健康副校长”等形式,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建设。
3.健全制度体系。要建立健全“预判、预警、预防、预演”机制,与卫生健康等部门密切配合,做好疫情预判,进一步完善新冠肺炎、流感等传染病和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预警机制,扎实开展应急预演。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晨午检、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复课证明查验、健康管理、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免疫预防接种查验和通风消毒等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增强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
04压实防控责任
1.明确防控要求。各地各学校要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明确“防住疫情是关键,盯住目标是重点,守住阵地是责任,稳住局势是底线”的原则和“精准防、严格控、有效导、及时调、科学判、务实管”的方法,落实“防输入、防反弹、防突发、防松懈”等“四防”要求,细化常态化防控举措,加固薄弱环节,补上短板漏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
2.压实“四方”责任。要进一步明确和严格落实各地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各相关部门监管责任、各学校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和个人家庭健康守护责任,特别是明确地方教育部门领导干部、学校书记校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班主任、教师的责任和要求,努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学校教育、家庭关注的良好氛围。
3.加强联防联控。要加强与卫生健康和市场监管部门、疾控机构、定点医疗机构的沟通协调,建立完善教育、卫生、市场监管、学校、家庭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要主动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加强对传染病预防的监督与管理,强化学校卫生防疫和食品安全监管;要与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加强联系,加强巡逻力量,加大校园巡逻频次和力度,发现问题,妥善处置,着力防范化解校园安全风险;要积极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对学校管理人员、医护人员等进行防疫知识和技能培训,切实提高防控意识和能力;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引导家长落实维护孩子健康的责任,强化“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教育儿童青少年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开学后如何防聚集性疫情?国家卫健委:做好这三点
此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做好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随着疫情逐渐向好,各地复产复工复学也逐渐列入到议事日程。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场所,复学以后要特别关注防范可能发生的输入疫情给学校带来的风险,学校做好疫情防控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要建立学校、卫生、教育和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人对人的协作机制。
二是落实防控措施的要求,强化学校环境卫生消毒,保障学生就餐食堂等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三是要加强健康监测,让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