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建材行情低走,音乐跨界发掘新商业机会

2020-03-24 11:03:11

近些年来,传统零售之殇:关店、倒闭、并购大潮持续,电子商务的冲击、互联网的发展,令传统零售举步维艰,门店减少,销售下降,盈利增速放缓,很多声名显赫的老店,正在经受着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最坏的年代"的煎熬。

一代鞋王百丽关店900家落寞退市,百丽2015年关了400多家店。2016已关近500家门店。2017年7月27日,百丽国际正式宣布从港交所退市。美特斯邦威3年关店1600家,曾经的中国服装大王,"不走寻常路" 美特斯邦威,发出财报:年度亏损超一亿元,3年时间关闭1500余家门店。2017年45家百货店关门歇业,2017年45家百货店关门歇业(尚未包含数十家玛莎等类百货门店)。

然后纵观家居市场,整体低迷的市场环境+电商的冲击下,传统家居建材行业因卖场多、同质化、配套待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无法再满足80、90新主流消费群体便捷高效、配套体验等预期,更加遭遇了滑铁卢。尤其在瓷砖、卫浴、地板、灯具、家具细分类目,下滑突出。

今年受疫情影响,本就低迷的建材家居市场更是损失惨重。2020的机会究竟在哪里,行业的风向标是什么方向,下面让我们用数据分析一下。

1 跨界出圈衍生新机会

欧派融合店,试点店实现92%的增长;志邦全屋配套扩张;玛格全生态体验馆。从部分品牌的成果来看,新业务的增长速度有可能比传统优势业务更出色,比如三棵树的马上住、欧派的木门与卫浴、索菲亚的木门、金牌与志邦的衣柜业务等,都是快跑的姿势。

2 音乐产业和数码3C产业的市场潜力

音乐产业,作为娱乐消费经济的主力军,中国音乐产业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近三年均高于同期GDP增速。 围绕音乐+娱乐模式,推动中国音乐产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中国国际音乐产业大会暨2018第五届音乐产业高端论坛"上《2018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音乐产业总规模约为3470.94亿元,比2016年增长了6.7%,产业整体发展稳定,发展质量、增长速度好于预期。

2019年4月2日,国际唱片业协会发布其《全球音乐报告2019》,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全球录制音乐市场在2018年增长了9.7%,这是连续第四年实现增长,2018年的总收入为191亿美元。

经过 30 年的高速发展,中国音响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音响设备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根据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统计,自 1999 年开始,中国主要电子音响产品产值以平均每年超过 30%的速度增长至 2006 年,产值已达 2069 亿元。

2008-2012 年,中国专业音响产值规模由49.68 亿元增加至 80.5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2.85%。2014 年中国专业音响总产值达到80.41亿元,同比增长1.02%,然后逐年增长。

中国3C产品电商交易额逐年增长,整体规模已经达到10万亿, 天猫3c数码gmv增长领先大盘,未来希望引入个性化商品, 如ip文创、创意设计产品,各细分领域的黑科技产品以及国际品牌、轻奢品牌。

3音乐+家居,IP跨界,行业龙头老大梵尼诗全新商业模式招商

啤酒与服装,房地产与奢侈品,可乐与音乐,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产品通过跨界实现营销双赢。得到了强强联合的品牌效应。奔驰、阿玛尼,彪马与德国高档服饰品牌Ji1 Sander的合作,东风雪铁龙C2与意大利知名时尚运动品牌Kappa的合作都是如此。这种合作与其说是跨界,不如说是IP合作,IP植入不仅拓展了目标用户,并且也赋予品牌更加多元丰富化的内涵。李宁的崛起,也离不开国潮IP。

国内黑胶文化领导品牌同时也是连续7年在电商龙头——天猫取得类目销量第一的"梵尼诗"集团,在梵尼诗HiFi留声机的商业模式基础上,面向更年轻化的人群,解构经典,推出黑胶主题精品店"STAR",也面向全国招商中,STAR 是"梵尼诗FENNESSY"品牌旗下,以黑胶音乐为核心元素的集合黑胶硬件、唱片、周边、活动内容的时尚艺术品牌。不仅产品跨类,并且还有大量的IP主题、周边的产品和内容产出,更加迎合和引导新一代主力消费人群!

据了解,只需投资10万,就可以拥有一家"音乐+家居"IP跨界的黑胶主题精品店"STAR",并且厂商还有商圈保护、年终返利和选址运营和新零售+直播等推广的全套支持体系。前景好,小投资,高回报,感兴趣可以通过官方渠道了解。

对于传统建材家具家饰行业的零售商,如果想在市场的大潮下存活发展,转型似乎成了摆在眼前的大问题,梵尼诗旗下黑胶主题精品店"STAR",不妨参考一下。

关闭
精彩放送